春节书事

作者: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副校长 王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4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的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出门旅游、走进电影院、走进大自然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假期变得异彩纷呈。对于步入中年的我来说,春节假期是一年中难得的闲暇时光,远离了日常的忙碌与压力。静下心来,捧起一本书,享受阅读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春节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而阅读是传承方式之一。上学时,经济条件有限,春节最高兴的就是有好吃的、有漂亮衣服,更重要的是有压岁钱可以自己支配,而压岁钱的最终去向都是镇上的新华书店。在那个没有电子产品的时代,春节期间是我和妹妹最惬意的读书时光。拿着一本小小的书看好几遍都觉得乐趣无穷,读书的乐趣在那一刻也就具体化了。

  如今,家有两宝,从大宝识字开始每周固定打卡书店,购得一本新书,约定好阅读时间,用笔记录所读所悟。现在大宝已步入高中,二宝也成了姐姐的小跟班,买书、读书已成为她们的生活日常。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提前一周回老家,没有学习的重压,只有爷爷奶奶的宠爱,春节是两个娃最“放肆”最幸福的时光。但每天的读书时间却是雷打不动。白天喧闹,所以我们约定每天的睡前一小时为阅读时间。

  瞅着白天还调皮的娃娃们,在灯光下捧着一本小小的书,时而皱眉,时而偷笑,时而争得面红耳赤,不禁感叹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啊!我则窝在温暖的角落,翻开书仿佛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外面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亲人间的欢声笑语,而我在文字的海洋里自在遨游。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所以阅读与春节相关的书、诗词或民俗故事,是每年我们的必读内容。读《红楼梦》中的春节描写,感受到古代的节日氛围;读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体会到老北京的年味与人情味。我们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春节的意义,感受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团圆理念。

  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是希望、是美好,而阅读则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作为高中生的大宝,春节期间再读《活着》,听着她对内容的介绍、人物命运的分析,以及要好好珍惜当下幸福的感悟,让我更加相信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中国人的春节最讲究的就是团圆,而阅读也可以成为一种“团圆”的方式。在我家每晚一小时,家人围坐在一起,放下手机,去读想读的书,或者一起分享一本书、一个故事,这样的模式不仅让娃娃们和我们之间尤其是那严肃、不善表达的爸爸之间,感情升温迅速,还能在精神上产生共鸣。特别是与孩子共读春节主题的绘本或童话,既能传递传统文化,又能创造美好的家庭回忆。

  春节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节日,而阅读也可以成为一种仪式,让这个节日更加有意义。春节与阅读的结合,让我们在热闹中寻得内心的宁静,在欢笑里收获成长的力量。它是节日里的一抹别样色彩,让这个春节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春节是新年的序章。翻开一本书,书页似窗,透过它,我看见不同的世界和未曾踏足的远方。这个春节,书是我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