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仍是童话

作者:儿童文学评论家 方卫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4

  童年时代,世界还是一个童话。风吹过去,雨落下来,白云和炊烟在屋顶上飘荡,“鸟儿在天空随意飞,地鼠在土里任意跑”。读肖定丽的新作《万物的童话:今天又是好天气》,你会感到无处不弥漫着天真的童话气息。透过童年的眼睛,一切都显得明亮新奇,更重要的或许是,一切都洋溢着真心实意的欢愉。作家用诗意的敏锐和细腻,精准地描摹出了童年的某种根本精神质地。“毛茸茸的蒲公英长久地打量着这个世界,终于忍不住,飞到了空中去”“连它自己也没想到会飞得那么远”,短短的文句间,我们仿佛读到了无数人的童年小史。从驻足犹疑地小心翼翼,到不知不觉地凌空飞翔,这是童年对世界的全心相信,也是世界对童年的敞开怀抱。

  李东华的儿童小说新作《重返白垩纪》,借幻想创生的片刻时空复现白垩纪年代的辽西大地。小盗龙、鹦鹉嘴龙、克氏龙、中国暴龙、中华丽羽龙、东北巨龙、寐龙、孔子鸟等古老的恐龙名字,不但在文本内重建了一个白垩纪的古生物时代,也包含了与古老的中华历史和文明相关的丰富讯息。在寐龙永恒的梦境里,古今交汇,虚实共生,人与恐龙实现了想象中的会面和交谈。魔法消失的刹那,梦境闭合,一切恍若童话,又不只是童话。从窗外梧桐树枝上飘落的黑色羽毛,预示着生活这部童话的无尽可能。

  生活的童话,常常是从凡常的土壤里发芽。在它露出童话的模样以前,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晓它的存在。秦文君的儿童小说《街市上的芭蕾》,为读者打开了滇东南一座普通村寨的生活世界。对小云儿来说,世俗生活烟火缭绕,芭蕾舞的梦想照亮了所有的平凡。然而,在偏远的乡间,这个梦显得如此缥缈,它最终能实现吗?在魏晓曦的儿童小说《桦树鱼》中,孤女小麦失去相依为命的外婆,来到了另一个新家。一切重新开始,等待她的会是什么?生活如童话般,将一个孩子推向黢黑的丛林,也向他或她透露神奇的光亮。

  在这光亮下,我们看见每一个孩子的努力。在张忠诚的儿童小说《谁在林中歌唱》里,失去父亲的少年踏上寻找哥哥的旅途,逐渐成长为一名歌唱的战士。在徐玲的儿童小说《橘光》中,生活优裕的都市少年为了寻回自己生命中的“橘光”,不知不觉把自己变成了这光芒的一部分。在儿童小说《骑行梦想家》中,12岁的美国女孩跳上破旧的自行车,向着广阔世界勇敢地出发。前路漫漫,挑战无处不在,生活的许多惊喜和风景,同样遍布这场延续几千公里、不可思议的骑行中。而在《影响中国的古代科学巨匠》系列中,个人的不懈追寻融入时代和家国前行的步伐,成为一个更大的故事。

  长大后,有的人忘记了童话,有的人还记着。记着的人,依然站在童话里,默默地不说破。就像小河丁丁的童话《板凳龙》里,孩子和大人、人和野兽仍在同一片天地下交往、游戏,倾力生活。长大了,也没有忘掉自己曾经是孩子。这一刻,世界仍是童话,生命仍在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