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大历史观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用广远视界找寻中国自信的根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大历史观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用广远视界还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阔特质,是站在中国立场书写人类文明史的成功尝试,以整体与联系的方法加深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认知,为解析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文明实践与主张提供叙事视角和思考维度。
本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一是用世界文明史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华文明史“共写”世界文明。现代化推动原本分散的各国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世界史,人类文明实现跃升。西方文明在这一过程中不可否认地曾经起到引领的作用,迅速拉大了与其他文明的差距。但这种差异被西方文明上升到了文明冲突层面。中国学人的使命之一,就在于摒弃西方文明史存在的刻板与“前有”,展现一种平和清新的文明形态。本书站在中国立场,既不封闭又不失焦,细致梳理中华文明作为原创文明的独特贡献,以及其如何吸收、融合其他文明的优秀元素,揭示了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是用宏大叙事讲透文明主线,用微观事件讲深文明进程与走向。宏大叙事是对文明特质的符合与还原,能够清晰显现人类文明的总体发展趋势和规律。微观事件是历史必然所依赖实现的鲜活案例。历史深层次的原因和趋向,常常由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反映出来。通过宏观与微观视角的灵活切换与融合,全书呈现富有动态感的叙事,让“文明”这一颇具挑战的话题变得生动清晰,把重大事件贯穿于文明演进脉络。
三是用通俗语言讲清历史事实,用历史事实反映文明的价值主张。历史事实的映现和解读意在传达主体的价值主张和核心理念。文明本身即人类演进过程中积淀的积极成果,有助于人性、人类、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代表了人类智能与文化的先进状态和方面,蕴含了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本书注重揭示历史背后的“道理”,通过历史事实的娓娓道来,让事实鲜活展示在读者面前,从而让读者进一步认清:要改变世界的乱象,必须树立新文明观,探索超越旧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新文明。本书通俗明快的语言更是增强了可读性和吸引力,又针对概念、文辞、理念进行了仔细探讨和精炼概述,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接受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和意义。
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叙事,必将随着中国实践而不断推进。《大历史观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用史实、道理和通俗的语言展开了中国立场上人类文明前景的精彩画卷,以清新的文本呈现,还原文明自身具有的广远特质。相信阅读本书后,读者不难找到中国自信的根由与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