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精华十五讲》

创造性阐释司马迁的良苦用心

作者:曾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更是一部气势恢宏、影响深远的伟大巨著。它以全面详尽的史实记载和严谨周密的著作体系,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内在规律,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和世界文化的瑰宝。

  在新时代的广阔视野下,当代学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深入探索《史记》所蕴含的深邃哲理、卓越史识、百科全书式的珍贵内容,以及这一切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著名史学理论家陈其泰教授深耕《史记》研究已逾四十年,学术积淀深厚,其以十年之力撰著的《〈史记〉精华十五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旨在发掘《史记》独特的文化魅力,阐释其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全书以创造性阐释的原则为指导,运用纵横交错的开阔视野,深入解读司马迁的多维度历史观念与《史记》五体结构的核心要义,进而揭示历史编纂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深远影响。全书细致总结《史记》在人物传记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进一步彰显司马迁“人创造历史”这一观念的宝贵价值,通过剖析《史记》的内在结构和叙事艺术,深刻体悟司马迁的良苦用心,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全书对《史记》的形成背景、思想内涵及其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充分阐述《史记》对于锻造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巨大贡献。

  陈其泰基于中国历史的演进与司马迁的历史观察力两个角度考察《史记》气魄宏大的著史体系,提出了“多维历史视野”的新概念,剖析了《史记》具有永恒魅力的内在奥秘。“多维历史视野”是陈其泰对司马迁杰出创造才能在哲学思维上的总结和提炼。这一新概括、新表述,不仅呈现了人类对自身历史认识的发展与进步,而且揭示了历史编纂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原创性理论价值。作者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史事洞察历史的本质。在《〈史记〉精华十五讲》中,他从“中华民族史”书写的新视角观照《史记》的编纂,理出了贯穿《史记》全书的主线,即司马迁要写出中华民族从分裂走向统一、各民族从分散走向融聚并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这种认识,对于我们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陈其泰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纵贯的历史眼光,以及长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刻苦钻研,创造性地阐释了《史记》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继承和提升的巨大作用。他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史记》为锻造、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作出的贡献:弘扬传统、疏通知远;革新创造、穷变通久;加强统一、凝聚团结;热爱和平、反抗压迫;包容共辉、和谐有序。这种立足中国文化实际,结合当下时代需求,通过视角转换而对《史记》作出的新探索,不仅推进了“史记学”研究,而且有助于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总之,陈其泰站在当今时代高度著成的《〈史记〉精华十五讲》,对《史记》进行创造性深入挖掘,展现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和大众性的著作,真正做到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落到实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时代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