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永远是年轻》
不落窠臼的爱情叙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石钟山创作的《爱情永远是年轻》(安徽文艺出版社)可视为一部爱情教科书,半部婚姻教科书。
爱情在文学上属于永恒主题,可以常写常新,永远不缺乏读者。这部长篇小说专门书写过去时代的爱情,激情燃烧岁月里的爱情,和当下的爱情风格有许多不同,所以读起来反而新鲜。
此作写出了爱情的不成熟,以及从不成熟到成熟。主人公艾红莓爱上了任大友,因为任大友是个英雄,虽然他负过重伤,失去生育能力,但她还是一下就爱上他,给他写信,说愿意做他不穿军装的战友,为他服务一辈子。而且,她自己也是个英雄,曾经在参加演习时踢开手榴弹又扑上去保护了吴桐和杨排长。她还被英雄救过,小时候她掉进水塘里,被一个不会水的解放军战士救了起来,战士由此牺牲。所以,她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嫁给英雄,后来也果然嫁给英雄。其实,那时候任大友对她并不钟情,更喜欢季红。最钟情她的是吴桐,她与吴桐是同学,被人视为天生一对儿。艾红莓与任大友成婚后,经过长期相处,暴露出两人很多地方并不合拍,最后只好谈判分手。
这就是爱情中的不成熟。事实上,完美的姻缘里,男女间会有多方面的契合度,并非简单靠一种因素便能成就。不是说,只要有颜值,只要有财富,或者只要是英雄,女方就应该嫁给他。吴桐问过艾红莓,你对任大友是崇拜还是爱,艾红莓当时回答:“都一样。”王惠后来告诉艾红莓,你现在过成一盆浆糊,是因为你当初爱上的只是一个符号,她才猛地觉醒过来。但一种观念或时尚,都可能对爱情产生决定性影响。季红也是不顾一切爱上过任大友。她跟着时尚走,曾把自己名字改为季红阳,曾激情四射报名上山下乡,又曾积极争取参军入伍。后来时尚变了,她将名字改回来,身份证上仍叫季红;不想在农村扎根了,跑回城里再不返乡;她也不想嫁给军人了,设法找到一名大款。所以,小说里也着重写出,一种简单观念,足以使一个女子发生爱情,爱情没那么复杂,有时候还带有盲目性。写出这一层,对许多年轻人都是一种警醒。
尽管如此,艾红莓和季红在价值观上还是很有区别。艾红莓注重精神因素,季红更重视实际利益,作品借此塑造了生活中两大类人物。艾红莓确有理想主义倾向,真正崇拜英雄行为。任大友去世后,她读到他的日记,才对丈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次被丈夫感动,放弃上大学,到丈夫的自强公司任职,要把任大友的事业继承下去,仍属精神性的追求,所以她确有可爱之处,吴桐始终不渝追求她,一直等待着她,也是看重她这方面的品质。季红则不同,她一开始去主动照顾任大友,和方便自己留城不无关联,以后听说任大友已失去生育能力,立马跑得无影无踪。在农村,她主动嫁给革委会副主任辛明,由于任辛明掌有权力,后来任辛明失势,返城潮涌动,她立刻离开丈夫,连孩子都可以不要。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更为常见。当然,季红的爱情观同样是不成熟的,她毫不可惜地抛弃了任辛明,没想到任辛明后来发愤图强有所成功,在她欠下大额款项时,出手相助于她,那时她终于承认,当初嫁给任辛明,还不算瞎眼。作者使这个人物有所成长,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作品的意蕴。
《爱情永远是年轻》的好读,与石钟山在小说里设置的复杂难缠的感情关系相关,它们形成曲折和充满悬念的故事,也颇为增强了人物的质感。这些情节里道出爱情现象并非孤立,还牵涉伦理、道德、人情、境遇等等。去爱一个人应该不牵涉道德,努力放弃爱情却可能是高尚的,作品传达出更高层级的人生价值观,已不限于寻常观念下的爱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