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跟着文物去冒险”
让孩子们跟随文物了解中华文明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民族记忆。引导孩子了解文物,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跟着文物去冒险”(新世纪出版社)就是这样一套精心策划的故事书。全书通过文物拟人化的手法,以故事的形式带领孩子穿梭在文物历史场景与现代博物馆及文化遗址之间,让孩子与文物成为朋友,从而了解文物背后的中华文明史。
让文物“活”起来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静静地接受着世人的目光,它们是否也有一双向外看向世人的眼睛?它们会有自己的意志吗?如果它们也能变成人类模样,会是什么样的?如果它们也有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
带着许多想象,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冯晓雪创作了一套以文物为主题的原创奇幻故事书。在这套书中,文物不再是被动等待人们认识的冷冰冰的展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性格各异的生灵。《出逃的画中妖怪》从故宫出发,讲述了林笑笑误入文物精怪世界后,与会说话的乌鸦丫丫一起遇到了明清时期的文物精怪们。他们因为误会被文物精怪们追赶,但最终凭借大家的努力,找到了恶作剧的背后之人——《聊斋图说》里的小妖怪们。《复活的地下军团》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出发,讲述了林笑笑为了解开时间之谜,与秦朝的文物精怪们合作,让秦始皇的兵马俑军军团回到了尘封的泥土之下。书中每一次冒险,都是对勇气与智慧的考验,也是对中华文明的深入探索。
让文物“说话”
当文物也能开口说话,它们会说些什么?乾隆年间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和《桐荫仕女图》玉山,在文物精怪世界中则成了大巨人和小矮人——学识丰富的“禹山爷爷”和自卑敏感的“小仕女”,它们开口说的是古代帝王对功业的自豪。
那支独属于秦始皇的传奇军团里,有一副神秘的“绿面孔”——绿面跪射俑,它独树一帜的绿色面容,成为了探索秦代军事制度与审美观念的独特窗口。通过这尊兵马俑,我们仿佛能听到两千多年前战场上的呐喊,感受到那段辉煌历史的脉动。
在书中,作者巧妙地将中国丰富的文物资源融入故事情节,每一件文物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它们不再是故事的配角,而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精湛的工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还能学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和文物交朋友
在人类世界感到孤单的林笑笑,却能在异时空的文物精怪世界里交到性格各异的好朋友。她的交友“秘诀”是什么?答案正是她的真诚与包容。在面对误会时,林笑笑仍然真诚聆听文物精怪们的“人生故事”,化解了由陌生带来的敌意,获得了它们的信任。
这个交友“秘诀”,正是这套故事书给孩子们传递的价值观——了解历史,尊重历史。只有当我们了解并尊重自己的历史与文明,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成为有根有魂的人。
同时,这也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质。林笑笑与文物精怪们的互动,象征着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中华文明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构成了其独特的多样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承载着人类智慧与情感的文物,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