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狭隘“饭圈”思维 走向开阔的体育精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13

  近年来,种种体育“饭圈”乱象让人深感离谱。有的恶意打探、传播运动员的个人隐私信息,将窥探的镜头疯狂延伸到训练馆外、家门外、宿舍酒店外,让运动员不堪其扰;有的在观赛过程中声嘶力竭、作出不文明举动,严重破坏了赛场氛围;还有的不能客观看待赛场上的胜负,反而将“战场”延伸到线上,粉丝间的各类互撕谩骂、刷量控评,对运动员的“拉踩”诋毁,走向了体育精神的反面,走进了戾气重重的深渊。

  对此,一方面要加强惩处和平台监管,该追责的追责,该封号的封号,让言行不当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斩断非法代拍等利益链条。另一方面,各方在报道和关注体育赛事时,也要警惕泛娱乐化、过度炒作的倾向,引导观众从专业的技术角度分析运动员的具体表现,用客观视角评价他们的临场发挥。

  要看到,“饭圈”思维的核心,就是一种狭隘的偏爱。因为对某位偶像太过“上头”,所以无视正常的社交边界;因为过度迷恋自己的偶像,所以习惯性地“捧一踩一”,甚至不惜对其他运动员进行网络暴力……这种狭隘,恰恰是与崇尚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开放包容的体育精神相违背的。

  正如“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体育颂》中所说的,体育“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学会相互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公平竞赛的动力”。体育应该让人学会开阔,而非走向偏执;让人懂得欣赏尊重,而非动辄恶意揣度。

  (8月10日 光明网 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