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塔》

文风似清风 诗心即童心

作者:王雅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5

  《珍珠塔》是苏州评弹的经典曲目,在这部儿童小说《珍珠塔》(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书写中,“珍珠塔”一语双关,既是深化师承关系的关键曲目,是主人公苌玉艺术生命的起点,更象征着儿童情感世界中的一座理想之塔,照亮了苌玉的精神成长之路。在对苌玉“求艺之路”低吟浅唱般描述的同时,作者也将民国时期苏州的市井风情与世间百态娓娓道来,既显现出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又在以一种独特视角书写着正处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江南文化景观。

  汪曾祺在《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一文中曾说,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读过小说《珍珠塔》,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吴新星小说的语言艺术。作者树立了一种用饱含抒情之美的文风勾勒儿童成长图景的小说范式,恰如一缕缕清风织就了儿童审美想象的空间。一方面,故事仍是在传统文化视阈中聚焦民国时期的儿童成长,其内蕴的情感走向始终与苌玉的精神生命起伏状态一致,多元化地讲述了一位心地善良、心思缜密的小小少年如何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闭环的故事;另一方面,经柳树、石桥、流水等抒情意象铺陈的诗意画卷渲染了抒情化小说的气氛,而小说中的大人和孩子都像是从这气氛里走出来的一样,如汪曾祺所言“气氛即人物”。文中以苌玉视角展开的一段对月色的叙述,可谓是“情景相生而契合无间”,生动形象地引领读者走进个体的生命经验里去寻觅关于“夜与月”的记忆,同时暗示出“苌玉”具有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与想象力。如水一般流淌开来的小说语言,似一首意境悠远的古典小诗,随叙事节奏、故事情节、言说方式婉转流变,清丽脱俗。

  然而,平淡不是寡淡,传统不是陈旧,中国语言的魅力正在于文字间的文气流通与韵致流露,叙事的抒情性和戏剧性也绝非孑然对立,小说《珍珠塔》便很好地填补了这两种文学表达之间的缝隙,“抒情其表、戏剧其里”的阅读体验使读者能够更细腻地体味人物内心的情感张力,与此同时,巧妙的伏笔也始终调动着阅读积极性,使读者始终沉浸在文学体验之中。文中提到苌玉偶然间发现了师父藏有一张年轻女性的照片,照片反面写有“爱妻小相”,然而“爱妻”并非师娘。直到小说临近尾声,苌玉才从师伯处得知相片中的年轻女子是师父已故的原配妻子。得知事情原委的苌玉,想起对师父的猜测很是愧疚,但更多是释怀与感动。作者以借景抒情的方式描写了苌玉对月亮的观察,隐隐透露出其微妙的情感波动。“苌玉”温润如玉、不事张扬的性情背后凝聚着纯然的童年精神力量,事实上,作者在形塑“苌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为故事发展铺就了向光性的叙事底色。

  如果说“文风似清风”是对小说语言风格的概括,那么“诗心即童心”便是对作家创作理想——童心审美意识的积极诠释,也只有有着强烈童心审美意识的作者才能够实现对现实儿童的还原与超越,以童心审美的视角讲述故事,从而把握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纯粹与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