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尔的孙悟空》

“大”视野与“小”细节

作者:方妤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5

  《阿布尔的孙悟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是浙江青年作家陈伟军的最新儿童小说,聚焦于非洲儿童与中国维和军人的温馨互动,以“大”的视野与“小”的细节,巧妙地编织了一个跨越国界、融合文化的温情故事,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儿童文学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它将宏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与非洲少年阿布尔在对孙悟空形象的探究与寻觅中一个个拔节成长的小瞬间相结合。阿布尔初识孙悟空源于6年前,那位戴着蓝色贝雷帽的“中国妈妈”罗菲医生像一道光照进阿布尔的世界,她用神奇的中药缓解了阿布尔母亲的病痛,还为阿布尔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阿布尔深深地被孙悟空的神奇本领所吸引,幻想着自己也能拥有那七十二般变化。在他将大闹天宫的桥段对病痛中的妈妈和身边的小伙伴一次次的反复讲述中,阿布尔爱上孙悟空这个形象,希望自己能拥有孙悟空那通身的本领,帮助人们远离苦难。当“阳光叔叔”黎耀和顾一平用京剧表演活灵活现地再现孙悟空形象时,阿布尔开始相信孙悟空并非只是虚构的神话人物,而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他开始走上街巷,走到村镇的每一个角落里,带着满心恭敬与虔诚去寻找生活中的“孙悟空”。阿布尔发现,罗菲、黎耀、孟伟是孙悟空,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一个可供他人遮风挡雨的家的维恩是孙悟空,挚爱艺术的达卡是孙悟空,悄悄煮玉米糊的小伊曼是孙悟空,内心强大、乐观向上的自己也是孙悟空……从无助到坚强、乐观、自信,阿布尔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与孙悟空这一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英雄符号连接在一起。作者巧妙地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引入非洲大陆上一群少年的成长历程中,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地域限制,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彩碰撞与融合。

  它将维和精神、中非友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题融入一个个温情的小细节中呈现。作者陈伟军说:“我也绝非只把中国维和军人放在值得我们尊敬和仰望的高度,我认为任何一个心存善良与美好的人,如阿布尔、维恩、达卡等平凡小人物,他们也同样是动人的。”最美援非医者罗菲拯救了很多被病痛折磨的生命,也抚慰了很多人伤痕累累的心灵,自己却因积劳成疾而离开人世,阿布尔、维恩等非洲孩子念念不忘这位曾帮助过他们的“中国妈妈”;中国维和军人黎耀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甚至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连孩子第一次叫“爸爸”也是隔着冷冰冰的手机屏幕,却从来不后悔穿上这身挺拔的军装,阿布尔给他送上“阳光叔叔”的称号……这一个个你来我往的小细节,是关于中非人民之间友谊的温情叙述,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

  陈伟军以诗意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构建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场景。他的文字,既有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它以“大”的视野展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与追求,以“小”的细节触动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正是这种“大”与“小”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这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儿童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