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时代性+传承性+思想性的融合表达

拓宽新时代下的副刊大视野

作者:李红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8

核心阅读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艺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直接面向和展现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现状的平台阵地,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须以人民性为引领,筑牢以人为本、反映人民生活生动实践,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的内容基石。


  媒体副刊,是传播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园地,是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拓宽新时代副刊大视野?副刊如何更好地发挥在舆论场中的影响力,如何更好地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

  在媒体融合大潮不断推进,媒体发展锚定“四力”即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形势下,作为党报副刊,《北京日报》副刊努力践行副刊不“副”理念,探索“人民性+时代性+传承性+思想性”的融合表达,以期更有效地发挥传播主力军作用,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人民性——

  与生动实践同心同向,彰显地域文化新表达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艺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直接面向和展现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现状的平台阵地,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须以人民性为引领,筑牢以人为本、反映人民生活生动实践,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的内容基石。

  《北京日报》副刊根植于北京文化沃土、成长于古都文脉滋养,首先是立足于北京,努力阐释好“四个文化”,即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其中,京味文化凝练了北京文化的独特属性,既能彰显大国首都北京之文脉渊薮、历史底蕴,又能折射新时代新北京之人文风气、地域风采。

  以《北京日报》副刊“广场版”内容方向为例,近年来不断探索如何在拓宽内容边界、丰富内容呈现的基础上,形散而神不散,致力于对北京风貌、古都风韵、首都风范之展现和彰显。其开设重点栏目《燕京岁时新记》,聚焦京味文化之传承与创新,展现其延展性与持续力,留住北京独特的城市更新痕迹、人民奋斗足迹、人文共享印记。略呈一例,2024年1月23日同版刊发的两篇稿件——《王府井记》(作者肖复兴)、《同游颐和园》(作者王宇乔),受到各方面好评。这两篇均是北京本地题材稿件。知名作家肖复兴所写《王府井记》,描摹了作者记忆中的王府井,同时勾连当下北京城市发展新貌,文字质朴,结构精巧,情感深挚,通篇充盈浓郁的历史情怀、时代情感和地域情结。《同游颐和园》讲述的是北京的年轻学者与来访的外国科学家一同游览颐和园的见闻与感悟,既有对名胜颐和园的“导览”,又有中外两位学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交流,由小事件切入,折射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大主题,内容深入浅出,文字生动有趣,读来意趣盎然。

  纵观全国媒体副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过都离不开地域文化之精神底色。《北京日报》副刊努力发挥地方媒体的优势,探索与践行富有文化标识性的版面语言,依托对于现实大地、广阔世界的观照,形成了具有地方辨识度、内容独特性的文化表达。


  时代性——

  与时代乐章同频共振,唱响主流文艺好声音


  与人民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时代性。媒体传播的时代性,就要求传播内容紧跟时代,服务时代,反映时代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时代由人创造,《北京日报》副刊内容建设的另一个方向是聚焦于“人”。以“人物版”为例,其通过人物专访形式,在大时代里“选人”,在大背景中“写人”。

  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标杆,他们以榜样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启迪人们关于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寻找先进、走近先进、报道先进,是“人物版”的重要使命。相继推出的“行业领路人”系列中,既有年逾九旬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常沙娜、“用声音陪伴无数中国人”的朗诵艺术家瞿弦和,也有知名现实主义作家周梅森,还有《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他们在各自岗位、各自领域孜孜努力,笃行不怠,以奋斗者的姿态,向这个伟大的时代交出了富有引领性的答卷,更以其精益求精、传承创新的精神,汇聚新时代前行动力

  作为当下主流纸媒中为数不多的大体量的文化人物报道阵地,《北京日报》副刊“人物版”在选题上坚持新闻眼与影响力并重,在采编上坚守精耕细作理念——做深、做精、做透,融通新闻性与文学性,凸显“时度效”,追求耐读、深读、品读。典型篇目如《吴季松:守护“地球之肾”》,刊发于2023年8月15日,这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文章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吴季松的人物故事为经络,带领读者认识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独特功效,以及当下国内外湿地保护现状、面临的问题,富有知识性、可读性、引领性、拓展性。

  又如《张铁民:看尽焊缝千里去》。张铁民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529厂焊接领域的特级技师,也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张铁民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从神舟飞船到天宫一号,从嫦娥五号返回器到空间站,这些航天器的“钢筋铁骨”并非天生,而是像拼图一样由金属拼接而成,拼接的重要方式就是焊接。正是张铁民和他带领的529厂焊接操作团队,用焊枪铸造了一个个安全可靠的航天器。这篇人物专访,带领读者走近大国工匠的工作与情怀,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与非凡故事。

  以影响引领价值,以价值形塑精神,唱响主流文艺好声音。《北京日报》副刊通过富有深度、展现广度、开掘维度的深耕之作、打磨之作,体现出主流新闻媒体的高度、厚度、温度。


  传承性——

  与传统文化辉映共融,描绘中华文化基因图谱


  北京,这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独特地域文化传承、多彩多元文化交融的大国首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北京日报》副刊“古都版”可谓“内容最古老”的一个版面,主要聚焦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比如《从故宫文华殿到天桥南大街》。稿件缘起于2023年6月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北京揭牌,这是我国自然博物馆发展历程的崭新一页。从中央自然博物馆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再到国家自然博物馆;从故宫的文华殿到天桥东,再到南中轴侧再规划;从自然博物馆事业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后来一步步发展、成熟……此稿在向公众介绍我国自然博物馆事业发展历程的同时,饱含深情地追忆了我国旧石器考古学奠基人之一裴文中先生为自然博物馆筹建倾尽心血的往事,读来令人动容。

  再如《唐诗里的北京》。时值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作者从唐诗中甄选与北京地区文史关联之作,从“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再到“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首首传诵至今的诗歌,以文学的瑰丽斑斓,勾勒出唐代的北京历史人文画卷,视角独特,意趣并彰。

  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须反映当下时代特征,扎根社会生活实践,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更须回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继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创新,继往开来。而副刊内容建设,也应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激活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和传统文化之“双重源泉”,双源汇通,辉映共融,为新时期文化事业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聚力赋能。


  思想性——

  与读者受众价值共享,彰显主流媒体“观点纸”


  近年来,《北京日报》副刊积极践行党报发展理念与核心功能,强化思想引领,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纸”“信息纸”,向新形态的“观点纸”“思想纸”转化,彰显内容厚度、思想深度、情怀温度。

  2023年《北京日报》副刊部正式推出读书周刊《京报读书》,刊发精品书评文章、书讯信息,全力打造首都党报集团读书荐书平台,构筑思想悦读高地,展现思想引领性、行业前瞻性、视野开拓性。依托于《北京日报》创刊逾七十载之厚重历史,以及副刊日积月累的优质作者队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影响力人物,如王蒙、樊锦诗、单霁翔、黄奇帆、陈平原、梁晓声、叶兆言、濮存昕等,通过《京报读书》与读者分享他们的创作历程、阅读感受,抑或散文随笔,饱含笔墨心香,倾注智慧哲思。

  除《京报读书》,《北京日报》副刊最能体现思想性、观点性的就是创办已有20余年的“热风版”。作为文艺评论版,领域涉及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等几乎所有文艺品类;作者主要是知名专家学者、新锐评论家,致力于深度观察文艺热点、重磅作品、文化现象,为读者受众提供审美品鉴、思维经验。比如一年一度的文艺大盘点,《2023中国戏剧:寻找与观众的联结》《2023国产剧集:未觉剧荒,爆款凤毛麟角》《2023中国文学:日常生活的深度、启示与光明》《2023中国电影:走向多元化、深入化与艺术化》,每一版文章做到全面回顾、细致梳理,立足北京,综观全国,聚焦行业,呈现态势,形成声势,强化主流文艺评论声音,彰显成熟理性文艺评论之“镜子”“良药”功能。

  当下,时代新要求、传播新技术、媒介新格局相互交织,对主流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引领价值取向,以及提升新闻舆论“四力”,均提出了新挑战。副刊凭借其内容的原创性、可读性、深度性,越来越成为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所在,未来更应努力提升本领,深耕细作,推出更多优质内容,在与读者受众的价值共振中,实现价值共享,在与读者受众的情感共鸣中,实现情感共通。

  (作者单位:北京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