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加持 创意设计添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7
前不久,享有“中国印刷城”称号的浙江温州龙港举办了以“艺工融合·智创未来”为主题的包装协同创新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印刷包装设计专业的代表参加。龙港印刷包装产业是随龙港城市化建设进程而发展的特色产业,本次研讨会聚焦数字包装技术的发展和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行学术分享与技术推介,旨在帮助印刷包装企业在同质化竞争激烈、内卷加剧的当下降本增效、创新发展。
实时迭代
转化路径更顺畅高效
创意设计是无中生有的过程,从概念到转化为产品,从需求调研到转换为订单,周期太长,开发成本太高,让大部分企业望而却步。一位包装设计师的工作流程,通常是市场调研、策略梳理、创意提案、修改调整、工艺确定、完稿制作、打样、重复修改、定稿、印刷签样、大货生产。在创意思路方面,普通设计师很难快速理解需求,修改过程烦琐;在结构设计方面,经验丰富的结构设计师也需要半天时间开发一个新产品;在工艺材料方面,缺乏相关知识,急需到印刷包装企业接触更多工艺和生产解决方案;在3D渲染方面,需要1—2天时间做出3D渲染图,与客户沟通效率低,方案调整成本高。从设计师的角度,如何缩短设计路径,实现从高效设计到高质量交付一站式服务是关键。
在传统的设计流程中,从概念构思到最终包装产品的实现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手工迭代和修正的阶段。而今,借助图像生成技术,设计师可以快速将初步想法转化为可视化概念图,根据设计师的输入即时生成多种设计方案。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缩短了设计周期,还使得设计师能够在早期阶段就与客户或团队成员分享直观的设计概念,促进沟通与决策效率。更重要的是,AI(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反馈快速调整设计元素,如颜色、材质、形状等,实现设计的实时迭代,使得从概念到产品的转化路径更加顺畅、高效。
精准算力
展现包装功能性和实用性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已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图像生成技术,特别是生成式AI,通过学习和模仿人类的创作过程,逐渐成为设计师的强大辅助工具,并应用到包装印刷行业。
从美学场景的角度看,视觉判定已经成为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第一要素。AI会考虑美学场景,在照片转插画时,如果选择尺寸较大、像素较高、主体物比较清晰的原照片,在IP生成或转画风后就能够保持照片的原形态。从应用领域的角度看,AI图像生成技术通过云算力和云机房,自建算力,精准理解小算力的轻与大算料的重,减少包装体积和重量,还能考虑包装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及便捷的开启和关闭方式。
在图像生成的框架中,语料与语境占据了核心地位。语料是生成图像的基石,其质量、多样性与针对性决定了生成图像的创意水平与逼真程度。语料的基石作用是构建包装图像之本。它如同艺术家的调色板,丰富的素材让AI能够学习并模仿世界的多彩,进而创作出既新颖又蕴含深意的作品。语境的引导力量则赋予包装图像灵魂。语境不仅仅是技术参数的简单设定,更是赋予生成图像灵魂的关键。它帮助AI理解创作背后的文化意义、情感色彩及审美偏好,促使生成的图像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复现,而是带有深层人文思考的艺术表达。
面临挑战
保持艺术个性化和原创性
如今,设计领域的工作流程已发生改变,创意设计的AI时代已经到来。从概念设计到包装产品生成,不但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还降低了设计门槛和设计成本。过去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的设计作品,如今结合AI技术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AI已经把产品外观图像、盒型、刀版图、插件、3D渲染等设计框架搭建完成。在印前制作与包装设计方面,也已完成与色彩管理的自动匹配,通过数字化运营与专用测控条设计,定义各种材料测控条标准色度、密度、网点扩大率、叠印率、灰平衡、专色及其对应的控制容差,可实现单一品牌包装产品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各地印刷大货时色彩保持一致性。
尽管AI技术已应用到创意设计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避免作品同质化,保持艺术的个性化和原创性,需要人工对特定产品字符及讯息告知、条形码及相关参数进行规范要求。在包装整饰工艺与结构分析、环保材料及过渡包装方面,需要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辅助,及结合先进的防伪工艺组合和可变数据,有效实现对产品的追溯及防窜货管理等,是AI与大数据亟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龙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