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寻找书与书之间的联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05
人在读书的时候,有意或无意,会去寻找书与书之间的联系,这个举动特别有趣。很多时候,一本书会指向另一本书,甚至指向另一堆书。阅读,其实就是这样展开的。
《中华文化公开课》是一本了解中国文明进程和中国文化的重磅新作,作者包括“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等8位文化领域名家,他们在敦煌、故宫、云冈、大运河、红山、良渚、二里头、国家图书馆8个历史文化地标举办现场讲座,出版单位再将讲座内容拓展成这本书,对于阅读的拓展由此达成。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荣新江的著作《满世界寻找敦煌》同样来源于他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系列讲座,还有他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课堂上的两次课程,所以文字明白晓畅。在《满世界寻找敦煌》中,他系统梳理了40年来他走遍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考察经历,当然也少不了对敦煌的学术研究内容,因此是故事与知识的融合。
《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和《满世界寻找敦煌》最为相像的就是能让人想起中国的文物文献流失到海外的状况。《望长安》在从不同年代、不同角度、不同形式诠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多样性和文明博大精深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在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中,文物保护者和盗掘者、贩卖者之间的博弈。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是今年4月到6月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举办的同名展览的配展图录。之所以在今天要关注或研究这段历史,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客观评价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当然,文化的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里也有绚丽而独特的“法国风景”。我建议把这本图录和《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审物:18世纪之前欧洲对中华诸物的描述与想象》一起读,收获一定会更多。
《何以华夏:文物上的中华民族》和《望长安》《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一样,内容都与博物馆藏品相关。书中甄选了国内外大约50家博物馆跨越中华民族5000多年时空的200余件代表性文物,作者方阵则集合了十几位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多学科专家。有趣的是,这本书把严肃的史实和严谨的学术转化成了一个个历史故事,均以文物为主角。这种故事化和《中华文化公开课》《满世界寻找敦煌》讲座文字的生动如出一辙。
介绍完用博物馆藏品串起的3本书后,转向评论家解玺璋先生的新作《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书院这种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统教学活动,背后隐含着一个深远意义,就是对人格、人性与文化的塑造,由此对社会人心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书院延伸至家风,榜单上的《名门家风》于是跃然而出。这本书再现名门世家风华,王国维、李叔同、朱生豪、陆费逵、蒋百里等名家的后人,在深度访谈中分别介绍了家族中先贤所持的家风。
历朝历代,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历史发展的关键。榜单上,葛剑雄先生的《中国人口三千年》是从人口角度看中国历史;《京华万象:一百年前的北京》是以“清明上河图”式的《清末民初北京万象图》为蓝本,辅以VR这种沉浸式数字化手段,讲述画作背后的历史故事;叶舒宪的著作《世界神话二十五讲》主要侧重中国神话和跨学科的新角度——文学人类学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