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文化出版高质量发展探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27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地方文化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导向与实践进路。立足新时代,传统出版行业依然陷入竞争红海,既存在选题同质、盗版猖獗、渠道压缩等困境,又面临数字读物平替、纸媒用户流失、阅读习惯异化等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地方文化要素重构出版行业格局及生态,便成了一个开辟双赢局面的选择。一方面,“地方文化+出版行业”的形式有助于扩大选题视域,可在固有的文艺、少儿、教材、经济等出版产品中渗透地域特色,在内容供给层面放大差异化、新颖化体验。另一方面,“地方文化+出版行业”的形式能够实现双向赋能,即可借助出版机构人力资源、技术优势、策划能力等加强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与整理,同时,多元地方文化主体或载体以其丰富的素材(如方志、民俗、书信、家谱、口述史等),为出版行业推出精品内容提供了支持与保障。整体上,在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架构下,地方文化与出版行业深度结合是一个必然趋势。
响应读者关切,紧扣时代选题。新时代背景下,读者作为文化资讯、信息、要素的接收主体,在出版内容接收习惯及接收方式上均产生了剧烈嬗变,突出表现为“碎片阅读”与“放弃纸媒”,全面转入“互联网+阅读”的新场域中,这意味着出版受众具备了更高的自决权与选择权。因此,出版机构必须实时关注、快速响应读者关切,以此形成“出版端—阅读端”的高频联动态势。聚焦地方文化、紧扣时代选题,能够从时空维度提升出版产品与读者群体的契合性。一方面,基于特定地域文化的出版物对应特定地域读者,如采撷宋韵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要素,所推出的出版物将被赋予浓厚、真切的地域风情,更容易引起对应区域出版受众的共鸣;另一方面,以时代关切为依据进行选题,能够精准对接特定读者群体的需求,甚至实现培育新读者的效果。例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整合乡土文化资源,推出乡村主题系列的读物,使其涵盖乡土经济、乡土人文、乡土习俗等领域,有助于培育大量乡土读者。
推出文库工程,强化地方叙事。所谓文库,泛指出版机构推出的规模较大、种类齐全、系统性强、覆盖面广的套装产品,具有显著的文化工程属性。为应对地方文化资源分布散碎、构成复杂、源头不清等问题,应以文库工程形式驱动地方文化出版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推出文库工程,能够为地方文化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照坐标及赅博考据,即将文库系列选题作为地方出版机构的行动指南,各个出版主体参与到文库工程中,结合自身优势填补人物系列、历史系列、经济系列等模块。表面上虽是独立编撰,实则能够凝聚强大的出版合力,为地方文化传播与品牌塑造提供强劲助力。另一方面,推出文库工程,旨在构建富有地域文化底蕴、风情、韵调的出版范式,以此增强地方叙事的特色。以杭州、南京及西安三地为例,所谓强化地方叙事,就是在地方文化系统中精炼代表性的标识、放大文化特色,即三地分别以宋韵文化、六朝文化、汉唐文化为代表,以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基因深刻影响地域民俗、服饰、饮食等文化形态。通过推出“地域文库”工程,可实现地方文化与出版行业的深度结合,进而让地方叙事更为鲜明。
搭建三方平台,讲好地方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文化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形式就是“讲好地方故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非地方出版机构可以独立承担。由省、市级文化部门牵头及地方政府协助,利用“互联网+”技术、设备及资源等,搭建三方平台,实现出版机构、读者群体及创作主体的三方联动协同,有助于“地方文化+出版行业”的无缝对接。其一,出版机构在三方平台上要发挥引导机制。要依据多年耕耘于出版行业的经验,对出版市场的了解与观察,定期发布契合时代精神、富含地域色彩的选题,为创作主体提供清晰、准确的方向。其二,创作主体可在三方平台上进行交流共享。一个客观事实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创作主体的成分日渐复杂、水平差距扩大,草根作者、精英作者之间有着较大的认知鸿沟,同时,他们各自在地方文化领域又有着差异优势,如草根作者下沉民间、体验真实;精英作者知识丰富、技法专业。借助平台,他们可共同成长,对地方文化出版高质量发展形成积极作用。其三,读者群体可在三方平台上提供建议、批评品鉴,为地方文化出版情况提供真实反馈。
新媒介与技术赋能,丰富出版形态。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体系中,新媒介与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是不可忽视的构成要素,要促进地方文化出版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两者对出版行业的赋能效应,以便为地方文化高效传播、优质呈现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在地方文化出版产品的形态创新上,要灵活应用融媒体、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促使地方文化出版从单一纸媒形态中释放出来,呈现更多元的形式。例如,在策划一部关于地域民俗文化书籍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内容推荐。同时,结合视频拍摄、音频录制等工作,进一步将纸质书籍内容编撰为“解说词”或“有声书”,迁移到视频、直播及有声读物等平台上,以满足当代读者“读图听音”的新型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在地方文化出版产品的营销方式上,也要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宣发模式。在线下开展推介会、展览会、读书会等活动的同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目标读者进行精准画像,实现个性化推荐和营销。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尝试利用微博平台、直播带货、阅读类UP主推荐等方式,实现对地方文化出版产品的多维度宣传。
立足新时代,地方文化与出版行业深度结合、双向互动,既契合文化强国战略,利于推出出版精品,也能更好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促进地方文化振兴。据此,出版行业应做好长中短期规划,打通地方文化资源整合、出版选题策划、媒介升级及内容生产等环节的隔阂,为地方文化出版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