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河南中读懂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1
2024年以来,随着《文化中国行》专栏在《河南日报》的推出,我有幸和同事们一起先后参加了该专栏中的“主根主脉看河南·行走大遗址”大型系列融媒报道、“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活动等,在郑州、三门峡、洛阳、开封、商丘、漯河等古都名城,深入大遗址考古现场、博物馆,通过实地调研、集中采访、交流互动等方式,深入解读大遗址的丰富内涵,全景式感受河南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从事文博考古报道近30年的老记者,我深深地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动愈发强劲有力。
按照《文化中国行》栏目的总体要求,河南日报社集结全社之力,在该栏目推出“主根主脉看河南·行走大遗址”大型系列融媒报道,展现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河南模式”,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在贾湖遗址,我们看到恢复的远古景观与新建的博物馆融为一体,仿佛能听见鹤鸣九皋的回响;在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感受到仰韶玫瑰花开中国。
在采访中,我也切身地感受到,加强“阐释”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遗产既要“守得住”,又要“活起来”。加强大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将考古研究成果贯穿于大遗址保护利用全过程,是一种阐释;建设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大遗址真正“亮”起来、“活”起来、“用”起来,为当代人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是一种阐释;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报道考古发掘成果、考古遗址公园活动也是一种阐释。立体的阐释让冰冷的遗产变成群众有温度的美好生活。
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活动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科技让文物“活”起来。“亭台楼阁、勾栏瓦肆,转眼间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紧接着滔天洪水如猛兽扑面而来……”3D动画《古马道》用光与影的奇幻组合为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开封城墙古马道博物馆在充分保护现有三层马道的基础上,结合遗址立面和古迹地面,打造沉浸式实景数字沙盘,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裸眼3D效果,让游客站在遗址之上,直观感受遗址全貌并了解其“前世今生”。探秘之旅、考古体验、钻木取火、植物锤染、陶器工坊……青少年在大河村打开了观察先民远古生活的一扇窗。
保护是基础,阐释是路径,目的是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