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街古建中寻找新动能

作者:《浙江日报》记者 陈黎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1

  4月23日—26日,中宣部组织中央和地方记者在浙江开展“探访古建筑老街区”集中采访活动。来自中央、省级和行业类20余家媒体的90多位记者编辑,分两组赴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丽水等6个设区市深入采访报道。

  我随采访团队先后调研采访了清河坊历史街区、崇仁古镇老街、安昌古镇、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南浔古镇、西塘古镇等地。

  集中采访采什么?根据报道安排,此次采访活动旨在讲述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古建筑老街区寻找新动能、焕发新活力的故事,展示古建筑老街区承载的文化和文脉。

  在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我们看见一众非遗老字号品牌和各类非遗项目,古朴的市井气和焕新的潮流风、现代与古典,在这条街区相融共生;在崇仁古镇,我们实地探访了保存完整的宗祠、民居、店铺,走在静谧的街巷,感受缓慢的生活节奏,聆听石门里飘荡的当地居民自发编排表演的越剧;在湖州吴兴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我们见证了当地以绣花功夫做好老建筑保护修缮的成果,以及老街活化利用的范本;在名满大江南北的西塘古镇,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平民文化与儒商文化交相辉映、文气与商气融凝合一,还有古镇那“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

  这些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镇老街,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山水间,古拙中透着灵秀。它们也是浙江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浙江拥有“万年上山、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的厚重历史,古迹遗存、文献典籍等文化资源更是灿若星辰。

  在浙江,古建筑老街区当然不止这些。而在更广袤的中华大地,这样的古镇老街更是不知凡几。它们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活化利用传统文化的平台。

  我们此次走访的古镇老街,普遍坚持修旧如旧、以用促保、坚决摒弃大拆大建的简单粗暴做法。如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秉持微改造精提升原则,在有机更新过程中嵌入各类展览馆、博物馆等文博业态,丰富市民游客文化体验。在老街,烟火气、市井气、典雅风,处处可闻可见;在古镇,“从前慢”和旧时光不再停留在互联网怀旧风中,而就在当地居民的柴米油盐中、吃穿用度里。

  此次集中采访,我还有幸结识了一批热爱传统文化,并用实际行动守护传统文化、传承文脉的人。在崇仁古镇,见到了“故事讲述人”导游吴虹;在清河坊历史街区,认识了宋韵文化传播者赵群伟;在小西街,偶遇剪纸技艺传承人沈燕丽;在西塘古镇,遇见盘扣技艺传承人彭利华……在他们身上,在他们守护的传统文化、技艺中,我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历史从未远去,也见证了如何以文弘业,续写古镇新事、老街新传。

  4天行程紧锣密鼓,节奏快任务紧,但深入一线、走进现场也更容易触发思考。每当行走在屹立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建中,漫步在一代又一代人走过的老街上,看到那些穿越时空的技艺依然在传承、被应用,不禁自问,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如此厚重悠久,靠的是什么?在当下又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人在根本上是文化的产物。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个中国人,文化早已悄然融入我们的一餐一食、言传身教、日用常行,润物无声地塑造了我们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日用而不觉。文以化人,人能弘道,文化塑造了一代代人,一代代人传承着文化,生生不息。

  滴水可以见沧海,抔土可以见泰山。一座建筑,一条老街,是空间实体,更是文化载体。走在老街上,走进古建中,也是走在历史里。人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知所从来,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我想,这或许是文化在当下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