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更多孩子的宇宙梦想

作者:杨雅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17


  人很渺小,但心可以装下很大的梦想,而梦想,会带领人类走得更远,走向无限的空间和时间。


——摘自《宇宙的梦想》



  作为一部致敬中国航天的作品,儿童文学作家葛竞的《宇宙的梦想》(晨光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故事性、文学性兼具,将主题出版、新时代少年励志成长很好地结合起来。期待这部作品点燃更多孩子的航天梦想、远大理想,激励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惧挑战、勇敢前行。

  书写一代代航天人,坚定理想信念、传承航天精神、筑梦星辰大海。在我们看到中国航天一次次成功发射、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代代航天员默默付出的漫长的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安知道的姥姥姥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一个是发射中心的指挥员,一个是系统工程师,在上班途中遭遇了严重的车祸。安知道的妈妈小米,心中的梦想之火没有熄灭,她长大后终于成为航天人。肖宇宙的父亲是火箭工程师,妈妈是月球车的研究员,他们的团队为项目默默准备10多年。默默无闻也好,漫长的付出也好,对他们来说,如果干的是一件踏踏实实的大事——探索遥远的宇宙,为中国的航天梦助力,就非常值得。

  通过男孩宇宙的梦想,点燃更多孩子的航天梦想、远大梦想。围绕树立梦想、如何实现梦想、追梦道路上如何应对困难等等,作品进行了深入讲述。当心中有璀璨星辰、有家国情怀,这在追梦路上会成为强大的动力。“人很渺小,但心可以装下很大的梦想,而梦想,会带领人类走得更远,走向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书中关于梦想的层层阐述,对小读者有点燃、激励的作用,告诉他们要树立梦想、不惧挑战。

  作者大量的准备工作,使得创作有扎实的根基。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儿童文学,创作极其不易,这需要对相关领域深入研究,创作者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作家,还应该是此领域的半个专家,才能确保知识的准确无误。《宇宙的梦想》涉及大量航天知识,尤其是探月知识。关于航天以及探月,葛竞之前曾经创作过《中国航天员》《“嫦娥”团队:月球探宝》,虽说均为传记小说,但对航天、探月知识的深入了解,可以说为其创作《宇宙的梦想》做好了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准备工作。

  对各种航天知识,葛竞将之转化为有趣的故事,通过肖宇宙、安知道、肖宇宙的爸爸妈妈、常校长等等,生动地讲给小读者听。在肖宇宙的一篇日记中,他讲了七个小故事,写了自己的七个生日,收到的七份独特的生日礼物。这不仅是属于肖宇宙个人的日记,更与中国航天密切相关。书中一则则生动的故事,使小读者对航天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情节多处设置悬念,文字有极强的画面感。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葛竞把电影中设置悬念的手法,非常好地运用到儿童文学创作上,实现两种形式的融合。作品故事紧凑、悬念迭起,小读者被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所牵引,在阅读过程中会处于一个非常专注的状态。

  极强的画面感,使得文字具有冲击力。作品中多次描写火箭发射,以及幻想身处宇宙,阅读起来如同身临其境,或在现场见证了那一个个激动的时刻,或真的到了月球、宇宙。

  期待这部作品,能够将航天梦想的种子播散在更多孩子心里。如同葛竞所言:“我希望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小火箭,以火箭般的能量带着梦想升空,展现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