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与追问。滑晓军教授所著《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一书围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这一论题,提出需要从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合理传承、文化共享等方面综合把握。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发展脉络、传播特征、传承方略等多个视角分析并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向。该书对于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及话语权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关注当代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加强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建设及传承传播的自觉性,努力为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站在新时代的浪潮之上,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明晰传承与传播的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