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眼光看旧世界

作者:高斯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04


  作为台湾中生代童话作家的代表人物,林世仁有着“童话王子”“明日童话大师”的美称,其代表作《十一个小红帽》《字的童话》《精灵制造机》等深受孩子喜爱。《宇宙魔法印刷机》(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延续了林世仁童话的常见风格,颠覆传统、想象新奇、融入哲思的特点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但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这本书,那一定是“新”。

  《宇宙魔法印刷机》从一台印刷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印刷机紧随时代变化,使用各种各样的油墨创造出五花八门的书籍,最后将坍缩的宇宙作为原材料印刷出一本独一无二的书——一个全新的宇宙。新视角、新书、新宇宙……新奇有趣的文字中蕴藏着林世仁的“童心”,即“用新鲜的眼光来看这个老旧的世界”。

  层层递进的新想象。如果说《精灵制造机》的想象是妙不可言、脑洞大开,那么《宇宙魔法印刷机》便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林世仁在这本书里大胆想象,创造出一个不可思议的书的世界。有了魔法的印刷机能根据不同的材料、油墨创造出千奇百怪的书:吸收陨石印出会飞的流星书;将心跳、情绪、记忆和潜意识作为油墨印出一人一本的人生之书;用动物的毛发、叫声、气味作文字,从大自然身上取色,印出小猫小狗也能看的书;以阳光、空气、花和水为油墨,印出专属于植物的书;以露珠、山岚、晨雾、夜霜为材料印出云朵的限定书籍……最后的最后,印刷机竟然吸收整个宇宙印出了一本举世无双的“未来之书”——一个新的宇宙。“在这本神奇的大书里,每一个人都是读者,也是作者;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也是配角。在这本神奇的大书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光的字。”从人类到动物,再到植物,再到自然万物,乃至宇宙,看书主体的范围一点一点扩大,人类不再是唯一的阅读者,新奇的想象将阅读的能力赋予万物,又反过来将阅读者纳入“未来之书”。《宇宙魔法印刷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思,在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中,让人类世界逐渐消失的书籍在自然中重现,直到最后将书扩充成宇宙。在这趟“书的旅程”里,作者以时代为素材,创造出各个阶段的书籍,借助层层递进的新想象深化书的内涵,将“书即人生”的浪漫设想变成了童话中的现实。

  不断徘徊的新孤独。印刷机像一位智者,远超当下的思考与眼光,纯粹的目标、永不放弃的信念等种种特质让它逐渐远离多变的万物,“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单感也随之而来。在林世仁的童话里,很少见到孤独气息如此浓厚的角色,大多角色都是某个世界、某个故事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印刷机始终难以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幸运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宇宙即将毁灭的关键时刻,印刷机灵光一闪,吞吐之间创造了新宇宙、新生命。虽然它爆炸消失了,但孤独感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下一个“创造者”身上,不断地延续、徘徊下去,等待再次指引宇宙重生的机会。

  颠覆童话的新思考。有关哲思的探讨是评价“林式童话”不可忽视的一环,《再见小童》里来不及说再见就要再见的“再见”课程,传达着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道理;《精灵制造机》里“枕头人”的烦恼则是体现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为什么是我》以童趣的语言表达了对个人身份的哲学思考……《宇宙魔法印刷机》也有着这样的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当数将一本书的诞生同宇宙的诞生联系在一起,“把‘生命’吸纳进来,让故事往上跳跃了一个层级”。一本书是一个宇宙,以小见大点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道理;宇宙也是一本书,以大观小,体现了从广阔视角俯瞰万物的全局观。然而不论是书还是宇宙,不论它们是诞生还是毁灭,都离不开生命,离不开意识。生命的存在、意识的延续让书籍有了意义,让宇宙重焕生机。人类的绝迹、宇宙的坍缩、印刷机的爆炸并不是为了引起恐慌,并不是消极地面对未来,而是在传递希望。大千世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即便有危险、有磨难,只要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终会等来“一本活生生的书翻开了新页”。

  《宇宙魔法印刷机》用新眼光看旧世界,记录了印刷机的蜕变之旅,融入层层递进的新想象,蕴含着大大小小的哲思道理,也传递出林世仁阳光积极、充满好奇的人生态度,告诉读者“生命就像一场神奇的大魔术,太阳底下永远有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