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
住在心里的大鸟

作者:儿童文学评论家 方卫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01

微信截图_20240301092005.png

  小时候,我们的心里住着许多东西,它们赋予童年眼中的世界某种独特的神奇与迷离。就像巴西作家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在儿童小说《我亲爱的甜橙树》中所写的那样,小男孩泽泽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却拥有一个想象中明亮广袤的王国。他的心里住着会唱歌的鸟,院子里长着会说话的甜橙树,他和弟弟一起在“无边的绿色草原”上狩猎驰骋……再没有任何一段其他时候的人生图景,像童年时代这样单纯鲜美、生机蓬勃。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能用笔墨把我们带到童年的这片神奇地界。儿童小说《三步上篮》,从小说的语言、体式到叙事的走向、张力,都显示了作家刘海栖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与趣味。翻开作品,扑面而来的是特定年代里一群孩子叽喳奔忙的脚步和身影,还有他们顾盼飞扬的眼神和心思。小说的叙述有聚光的焦点,又有四散投射于童年日常感觉、生活琐细角落的光芒——这也正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时代世界映像的传神写照。小说语言自然亲切,一派天真,活泼劲健,生气远出。一个清贫朴素的时代,一群精力旺盛的小孩,一个普普通通的篮球,一场悄无声息的成长,小说中,一切都是那样自然真实,却令人过目难忘。

  彭学军的儿童小说《大鸟》,写的是与大鸟为伴的童年,也是那些长大以后心里仍然忘不掉大鸟的成人。为了守护这些大鸟,大人与孩子站在一起,手牵着手。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姿态,就像在《大鸟》里,蒿子和周蔷们的努力改变着鄱阳湖以及年年翱翔于上的大鸟的当代命运。在“毛芦芦亲亲自然系列”中,作家毛芦芦用温柔深情的笔墨书写身边的自然万物。站在太阳下、泥土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赵丽宏的童话《月光蟋蟀》,是关于自然、友情与自由的生命之书。玉顶和铁头诞生在有月光的草地上,它们经受过格斗学堂的磨砺训练,也经历过格斗盆里的生死决战,却坚定地守卫着自己最初的选择。生而为蟋蟀,“要活在田野里,唱在田野里,死在田野里,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自由的鸣唱中含带铿锵悲壮之意,我们会懂得,那也是生命了不起的一种旋律。

  时间在流逝,生活在变迁,但生命之间彼此照料,互相温暖,我们心里的大鸟就有力量继续飞行。在小河丁丁的儿童小说《丹青街》中,不论是舜华与外公的相依为命,还是她们家与满归一家的邻舍相亲,都十分牵动读者的情感。小河丁丁的笔墨朴素洁净,秀雅淡远,意味不尽。我们从中读出生活无常,也读出人间有情。在王勇英的儿童小说《狼洞的外婆》中,一个老人与一个孩子生命线的相交,写就了另一个孤独而明亮、忧伤而温暖的故事。在胡继风的儿童小说《云朵上的爸爸》里,一群人为一个孩子守护着同一个秘密,为了让他心里的鸟儿仍然能飞起来。真相揭晓已是10年之后,孩子长大了,世界坚固了,原来“云朵上的爸爸”用这样的方式一直守在“我”的身边。

  小时候心里的那只鸟儿,总想要飞往更广大的地域、见识更广阔的风景。读《刘醒龙地理笔记》,在文字里沿着长江与黄河行走,观看、感受山水莽莽中的历史与文明。读杨映川的“搜星记”系列,跟随小主人公们走过东南亚十国,在故事的悬疑和幽默里,领略异域风光,解读他乡习俗。不论中国还是域外、过去还是现在,每一寸土地、每一段时间都值得我们去探寻、去思索。

  多读书吧,让童年心里住着的大鸟飞起来。你会用一生去看见,它将把你带向多么高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