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

劳碌中寻找生活的旨趣

作者:高红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1

  发达的现代社会带给人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以太多的重压。走在路上,兜里的手机不时振动,只是10分钟没打开,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几十条未读消息。坐在电脑前,绿色的微信弹窗不时亮起,一个人的消息没回复完就要回复下一个人,一件事没处理完就要去处理下一件事……周而复始,格子间里的都市白领活得像一个个“陀螺”,不停地转呀转,却不知方向在哪里。

  彭秀良先生主编的“中华技艺书系”系列丛书(河北人民出版社)仿佛在热闹、嘈杂的菜市场开辟了一处心灵的“休憩所”。让人走入其中时,可以甩掉满手的“鱼腥味”,品味、畅想生活的美好。

  由于工作缘故,笔者曾阅读过不少介绍非遗工艺的书籍,原以为《缂丝》也写得像非遗品类说明书一样乏味。不承想,烦躁的内心却在这里找到了沉静与美的享受。

  《缂丝》即为“中华技艺书系”系列丛书最新出版的研究成果。该书并没有刻意追求对缂丝工艺的描述,而是从清顺治十一年(1654)的缂丝龙袍说起,追溯曾专供皇家使用的缂丝工艺品如何走出大雅之堂,走入百姓生活。

  缂丝又称刻丝,非刺绣,也非织锦,而是具有如雕琢镂刻效果的双面立体的丝织工艺品,在丝织技艺里堪称顶级,其工艺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只是权贵身份的象征。

  为溯源缂丝的“前世今生”,作者是下了功夫的。文中提到的古代典籍或诗词歌赋等古代作品多达30余处。通过深入考证,旁征博引,加之富于美感的语言,让读者从中重温与体味古人的审美与浪漫,体现了作者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作者认为,缂丝不仅是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它还从侧面记录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

  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汇《红楼梦》便被多次引用。《红楼梦》书中曾多处提到缂丝,在服饰方面,王熙凤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和“石青刻丝灰鼠披风”是高贵的象征,袭人的“桃红百子缂丝银鼠袄子”则有姻缘之意;在家居装饰品方面,贾母八十寿辰时收到的一面是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的围屏寓意“家门福禄昌盛,富贵寿考”。

  古代缂丝作品中,身上佩戴的饰物种类也着实不少。例如,香囊被古时男女视为定情的信物,《红楼梦》里有多处写到香囊。黛玉以缠病之身亲手给宝玉绣制荷包,表现了美丽纯净、含蓄而又明朗的爱恋,代表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现代人已经很少再静下心来制作手工荷包了。”作者亦发出这样的慨叹。

  这或许是现代人某种悲剧性的处境。怎样在劳碌的生活中寻找生活的旨趣?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研究缂丝的起源与传播史,而是进一步深入探讨怎样让缂丝“活”起来,让庸常的生活多一些格调与情趣。

  生活化、平民化与创新是这一丝织技艺实现现代辉煌的可行路径。作者在书中分门别类介绍了许多创意新颖、做工精良的缂丝产品。“与旗袍有个约会”“华而不贵是包包”,当缂丝出现在女性的服饰与挎包上,足以点缀一个女人的雅致生活;“椅披被褥共逍遥”“装点茶器品自高”,当缂丝出现在披系椅子上的装饰物、新婚之夜的喜被喜枕或茶叶筒、杯垫上,或许可为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增添别样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