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15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不断创新的产业园区。《产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采用数百张图表全方位解析产业园区,以可视化海量数据分析产业园区优势;《深圳:中国式未来》则以一位德国记者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深圳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形成——这也是产业集群扎堆的成功案例;《大变革时代中国经济的五大战略》则分别从收入分配改革与共同富裕、“双碳”目标与经济转型、双循环与新发展战略、大城市群与新型城市化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5个方面,分析了未来中国宏观经济需要聚焦的5个核心关键点。
《大变革时代中国经济的五大战略》一书,选编了汇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北大金融评论》中来自国内外的经济学家的代表作,其中的精彩观点包括——逆转不平等增长趋势要做长期打算;碳中和是一个对现有产业格局进行重构的过程,建立全球能源互联,保障低碳环境下的能源供给能力和各国发展权利,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和减碳双赢等。
在《深圳:中国式未来》一书中,在中国生活了近30年的德国记者弗兰克·泽林,以纪录片的方式,围绕深圳的居住环境、出行、娱乐、联网、机器人制造和饮食6个方面,多维度展现这座未来之城的发展面貌,展示了人们如何在那里生活、居住和工作。在他看来,深圳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才。
创新和活力是未来城市的标签。在《产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书中,兴业研究课题组认为,产业园区是实体经济极具活力之所在,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接口”。本书探讨了产业园区在我国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园区与产业发展、园区与新市民、园区与地方财政转型等课题,最后,也为园区金融的内涵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可参考的建议。
海尔是产业园区和生态体系建设比较好的企业之一。在张瑞敏最新的著作《永恒的活火》中,从一家电器工厂发展成为物联网的生态型企业,孵化出整个创新产业园,以人单合一的商业模式缔造了一种创客文化,让企业成为“永恒的活火”,也就是在永无止境的创业创新生态和无穷迭代的用户体验生态中,不断求变、持续进化、永在创造之中的理念。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对投资者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在《气候投资》一书中,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布鲁斯·厄舍教授认为,政府在确保碳排放得到监管和资本得到适当激励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私营部门的参与对于应对气候挑战所需要实施解决方案的规模和速度至关重要。
最后看看经济学家王东京的《与领导干部谈经济学思维》。在本书中,他将经济学思维总结成了12条准则,通过大量案例进行说明。全书按照“理论原理”+“案例解释”+“思考题”的结构,类似于经济学公开课,全书12章,每一章都包含6个小节,可以随时阅读每个知识点,碎片化学习。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个人生活,经济学原理都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