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嫦娥探月卫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20
如今我们的“嫦娥探月工程”终于真正实现了上九天揽月的千年梦想,它是我国深空探测的“前哨站”,也是科学思维和工程水准的绝佳展示,更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摘自《星耀中国:我们的嫦娥探月卫星》
现代科技打破了人类旧的幻想,但同时也将人类的目光引向了更远的远方,催生出了新的向往。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月球自然会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目标。说到探月和登月,我手头恰好有一本名为《星耀中国:我们的嫦娥探月卫星》(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科普图书,这是由吴伟仁、张正峰、张哲等著的一本介绍我国月球探测任务的“硬核”科普书,该书还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和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
书中从熟悉而神秘的月球开始引入对月球进行探测的意义,包括月球有价值巨大的资源,空间环境可以发挥众多效用——包括但不限于月球是未来开展深空探测的“前哨站”,探测月球可以带动新科技的发展,当然也更能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具体表现。
接下来,这本书介绍了探测月球的不同方式以及国际上月球探测的历程,包括对月球探测卫星的研制与月球探测飞行过程的描述和介绍,尤其是涉及一些硬核的科学知识,既解释了是什么的问题,更深入分析了为什么的问题。
书中给每一颗卫星或者探测器所取得的成果都用了诗意盎然的语言作为标题,凸显了“题眼”的重要价值,也做到了引人入胜。从嫦娥一号卫星的“首站告捷建丰碑”到嫦娥二号卫星的“扬帆远航谱新篇”到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着陆虹湾访月宫”再到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月背探秘创纪元”,进而又从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的“探路先锋解难题”到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蟾宫取宝揽月还”,既有趣味性,又保证了权威性和创新性。
与此同时,在介绍每颗探月卫星的过程中,作者都详细阐释了卫星方案、技术创新与突破、飞行过程和科技成果,虽然每个部分只有千八百字的体量,但这是对大量资料进行转化的结果,也是科研成果与科普内容有效衔接的最佳体现,同时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也能感受到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力量。
曾经有人说,科普书很难写,往往会在对普通读者的晦涩与对具有专业背景读者的无聊间摇摆。但是《星耀中国:我们的嫦娥探月卫星》做到了科学性与通俗性兼备,也实现了吴伟仁院士在该书序中提出的目标,那就是“面向社会大众,用自己的话语再现中国探月工程的奋斗历程,广泛宣讲深空探测的意义,展示我国科技工作者多年来坚持不懈和自主创新的品格,充分讴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