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道生之,德畜之”

作者:江作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31



  近百年前,身处工业文明之巅的英国学者怀特海写了一本书,叫《科学与近代世界》,他清醒地承认:“现代科学虽然诞生于欧洲,但它的家却是整个世界。”

  当时工业文明席卷全球,成为“每一个时代都有的一种占支配地位的专门活动”。可是并非这就是一切,因为怀氏通过研究清楚地意识到,国家与民族彼此之间的差异,对于保持高度发展的条件是必须的。

  当今之世,可以说互联网与数字化是占支配地位的专门活动,它正在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可是技术越是发展,人们越是感到掌握技术的人需要拥有正确的伦理观。

  技术并不是一切,技术源头所在的地方,也并不是一切道德的制高点。习俗不同的各个国家并不是敌人,他们是怀特海所说的“天赐之福”。

  2000多年前的老子有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也就是说,任何技术与器物、任何权力与势力一旦问世,都须按以德蓄养的规律行事,这就是尊道而贵德之举。

  网络存在的逻辑出发点是万物互联。虚拟世界的互联,目的在于推动真实世界的相互交流与促进人的福祉发展,其伦理依托是向善、行善和造成一个互善的世界。令人叹息的是,居然就是互联网最发达的西方,现在堂而皇之地提出了断链、脱钩和小院高墙等主张,人们看到像微软这样的互联网大厂,也断然对若干以往的别国客户,停止技术供应和设备断供,哪怕导致当事国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业陷入困顿也在所不惜。

  反向来看,对于那些有着可能后发而先至的东方技术企业,例如中国的华为,则采取行政粗暴干预乃至粗暴拆除已有设备的举措,哪怕造成自己的人民受损,以及边远农村地区的互联不便也一意孤行。

  这不得不使人产生这样的联想:技术之道尚存,为人之德何在?

  人们不禁要问:这种违背互联网技术精神内核之举是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非常可惜的是,在社会上居然有人认为愚蠢是一种权利。这种立论的逻辑在于,行善并非义务,所以宁愿不善待己也不待善人,哪怕这是做蠢事。

  愚蠢到底是不是一种权利,并不具有伦理争论的意义,因为非理智与非逻辑的主张不能纳入正常的论辩范畴。检验一种主张的最终标准,还是要看其对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否有益。

  抛弃性的规则历来是西方竞争场域中的基本主张。当下一些政客的人性在变,愈加功利自私冷漠不说,竟然表现出一种反噬自身的狼性,这种自我抛弃实在是令人叹息。

  制裁这个词汇本来不是技术领域的,可是现在技术领域已经屡见不鲜,各种制裁、断供、封杀成为常态,学物理、学电脑、学软件的学生做梦也不会料到所学的专业词汇里挤进这些词,而这些词已成为与短路、断电、死机并行的高频词。

  每一种哲学都受一种无形的思想背景所濡染。与经贸领域存在的反理智的贸易战、脱钩等行为相匹配,技术领域愚蠢的自我行为方式也在某些国家蔓延。透视伴随这些现象的思想背景,可以看到德不配位的状况比比皆是。过去讲西方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而现在粗鲁的、愚蠢的自毁毁人的行为也出现了。实际上,它反映了对新生力量和渐渐产生强大竞争力的异邦的深深忌妒心理与自私哲学。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事物发展的道理广为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辞。世所存在的反智行为、主张愚蠢权利等现象,可以预见到都是昙花一现,终究难以阻挡世界的进步与发展的大道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