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艺术,开启人生

——评王苗《石上生花》

作者:高洪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30

  石雕匠人的劳作、创意、梦想,落在作者王苗朴素、明快的文字上,《石上生花》让我眼前一亮。

  该书讲述了以一分之差落榜高中的杨思铭进入曲阳雕刻学校学习石雕,结识了孙苇航、马闯和田贺阳三个小伙伴,展现了四个男孩的同学情谊、少年故事。学校里的高、贾二位老师是艺术的引领者,也是少年学子人生之路的开启者。石头可以生花,但需要匠人的慧眼、慧心;少年必须成长,但必须经历人生的风雨、磨炼、淬火。

  王苗以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石雕、杨琼等曲阳石匠为故事原型,将少年杨思铭的身世故事与石雕技艺的传承结合起来,向读者展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用心打磨、不求名利、默默无闻的石雕匠人群像。

  而王苗下了大功夫表现当代艺术学校的生活,更是使这部作品拥有一个很现实的主题。职业技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乃至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过程,通过主人公的回忆与对老照片的溯源探寻,成为互相重合的时空,为小说叠加出一个非常厚重的背景与深刻的内涵。

  作者将艺术的宗旨和追求,在一个个故事里安静、从容地展现。历史的沟壑被岁月之光逐渐充填,最后落点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不朽的杰作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石匠的工作水乳交融在一起,体现了曲阳石工的匠人精神和艺术才华,让人感知到一种特殊的韵味。

  书中人物性格刻画生动。比如孙苇航的反抗是源于他的父母长不大。他的父母是独生子女,不少独生子女永远把自己当小孩,这是特殊的社会现象。还有马闯的调皮和田贺阳的挑战贫困。田贺阳家境贫困,但是他对贫困的态度、以打工改善生活条件的行动等都描写得非常深刻。加上主人公杨思铭,包括女生叶玲玲对家庭关系的处理都有特别浓郁的当代气息和烟火气,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是贴着人物写的。

  这些鲜活的少年人形象不仅具有各自的性格特点、生命历程与人格魅力,而且具有成长性。他们的成长体现在对未来的探索、对艺术的感悟、对责任与担当的思考等诸多宏大的方面,也体现在作者落笔于书中的每一个精心组织过的“巧合”与琐事。主题的不断深入以及向更加宏大的方向发展,是与少年主人公们的成长轨迹密不可分的。这些中国的少年身上洋溢着的是少年人的稚嫩与蓬勃朝气,也是中国少年气象的一段剪影,一个特写。而这些,令《石上生花》这本书与书系“少年中国”这一主题十分契合,让我很惊喜。

  不足之处我认为是每章后面附上的一首小诗,让人有脱离文本的阅读之感,小说中根据情节或人物塑造需要加一两首诗即可,这是我的一点批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