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结婚登报热”彰显纸媒公信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17
近期,“结婚登报”在全国有流行趋势,“纸”上公告以其少有的庄重、浪漫、镌刻,直击“90后”“00后”新人对仪式感的强大需求。据说,有的报社因此提高了结婚公告价格。(8月3日 上游新闻)
在民国时期,“结婚登报”就是很时尚的事儿。改革开放以来,“结婚登报”一度流行,有的单位还作为一种职工福利;送一则纸媒结婚公告,往往成为亲友礼物。近10年来,随着婚礼个性化多元化,以及互联网阅读盛行,“结婚登报”已经少有人问津。
那么,“结婚登报”为何重新热起来呢?笔者以为,首先是其较高的收藏价值。有人说,报纸有什么可以保存的,网上一搜都有,其实,很多东西,一旦时间长了,网上搜不出、搜不全,如果还在的话,怎么能跟报纸相比,那是有板有眼有型有色,它可以用手触摸,随时展开来看,如果保存科学,百年之后依然有模有样。报纸档案与电子档案感觉还是有较大区别,而且电子档案必须凭借屏幕看,时间长了少了一种怀旧感。
其次是庄重感。纸媒的口碑向来很好,因为纸媒内容相对严肃、权威,从来不“糊弄”读者。网络媒体虽然传播快、影响广,有时动感强,但网络生态有时不免鱼龙混杂、以讹传讹,给人的可靠程度不如纸媒。同时,纸媒电子版兼具网媒功能。结婚乃很严肃的终身大事,与纸媒搭配,也表现出当代青年人对婚姻的珍重,何况纸媒在网上也就成了网媒,集两者之优点。
所以,笔者以为,对于纸质媒体或者说纸质载体,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尤其像一些官媒,无论是人力投入还是梯队培养、内容采集、技术推进等方面,要进一步在深度报道、理论引导、独家视角等方面继续狠下功夫。也不能唯经济效益论,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须知,在众声喧哗中,往往是纸媒一锤定音。
“结婚登报热”让我们看到纸媒“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