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研究《大公报》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14
最近有幸拜读了吴廷俊教授260余万言的鸿篇巨制《〈大公报〉全史(1902—1949)》,深深为之折服。作为中国新闻史学领域的一位数十年的学习者,并曾参与过“《大公报》百年史”项目的研究者,本人在拜读之后,受益良多、感慨万千,在此仅简要记述几点。
第一,《〈大公报〉全史(1902—1949)》是一部正本清源的作品。著作的选题、研究对象——《大公报》,堪称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经典案例,具有崇高的声望和卓著的影响。正如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所言,《大公报》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国新闻界的重镇,对中国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此前,林林总总有许多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关于这样一份重要的报纸研究,无论是史料应用,还是观点归纳,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存在着不少谬误。吴廷俊教授是一位资深的《大公报》历史研究专家,在他卸除工作负担之后,终于能全身心投入研究,并且发现了包括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内的种种错谬,下决心要予以纠正。这样严谨的学术态度、诚挚的自我批判精神,实在令人感佩。他不畏辛苦、孜孜矻矻,在古稀之年完成了这样的鸿篇巨制。其开掘之深、考据之详,思考之精微、观点之独到,是《大公报》史研究中前所未有的。
第二,《〈大公报〉全史(1902—1949)》是一部创新力作。全书分“报史”(上下册)、“年表”(上下册)和“报人”(全一册)三卷,构成了一部结构新颖,富有逻辑性和体系性的著作。全书重视对《大公报》性质的剖析,对“文人办报”“文人论政”传统的探究;紧紧循着历史的脉络去条分缕析,将传统的内涵、时代的印记、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交织于《大公报》历史的变迁与发展之中;同时沿着创办、发展的路径和“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报魂”,在报史、报人之中,探析报纸的态度与立场——“大公之心”,在“折中之论”的巧妙与智慧之中,解读报人报国的路径和策略。
第三,《〈大公报〉全史(1902—1949)》重视从历史中寻觅经验与意义,史海探珠,为中国新闻史的传承与发展留下宝贵的财富。著作对《大公报》的业务特色作了精深的分析、提炼,对该报言论之敢言善言、形式多样、思维开放,对该报新闻之敏锐善察、重大与独家,以及副刊之丰富多元、多姿多彩,均作了翔实的阐释。著作还对《大公报》经营管理的特色、组织管理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书通过对人与事的精细分析,以客观的历史态度对《大公报》进行了批判性研究,显示了实事求是的史学研究态度。
总体而言,《〈大公报〉全史(1902—1949)》是一部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力作,堪称《大公报》史研究的集大成者,值得相关领域的学者参考与借鉴。
(《〈大公报〉全史(1902—1949)》吴廷俊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