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历史 传承文明

作者:那根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4



  一拿到赫英忆的新书《说不尽的紫禁城》(济南出版社),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欣赏着英忆流畅优美的文字,感受着英忆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思想,我从现实走进了历史,陶醉在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之中,再一次被这位年轻学者的深厚内涵和精彩讲述所折服。和他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不断浮现在眼前。

  我和英忆是相差30岁的忘年交。相识10多年来,我们经常相聚畅聊,虽然从年龄上我是他的长辈,但从他身上获益良多。英忆是优秀的历史学博士,是年轻的学者、卓越的教师,是满蒙民族文化的当代继承者。许多年来,他心怀炽热的赤子之情,肩负神圣的责任使命,通过讲课、游学、著书、录制节目等方式,孜孜不倦地向他的学生和各界群众传播知识、普及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思想文化遗产。

  英忆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厚的知识积淀,还擅长用深入浅出、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传播知识文化。无论是他的课堂还是他的文章,都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听者、读者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他引领,穿越时空走进历史,沉浸在他的娓娓道来之中,也沉浸在历史文化的巨大魅力之中。引人入胜,动人心弦,发人深思,让人在轻松愉悦中收获知识和思想。英忆以此赢得了无数学生、听众、读者的认可和推崇,为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本《说不尽的紫禁城》是英忆多年来故宫研学、历史探究的重要成果。读完20多万字的书稿,感觉余韵悠远、遐思连绵。在书中,我看到的不是一座砖石堆砌的冰冷宫阙,而是一座魅力无穷的神圣殿堂。历史人物一个个鲜活起来,历史事件如活剧般重现眼前,这座宫殿承载的无数文化内涵,在他笔下的字里行间自然飘散出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从雄视万邦的气象格局,到犄角旮旯的点点滴滴;从整体的建造历史、精神面貌,到每一座宫殿的人物故事、文物精华;再到故宫蕴藏的多民族特色、中华文化魅力、传统制度礼仪、社会民俗风情,都有丰富翔实、生动形象的描述。这本书并不是就故宫说故宫,而是以故宫为载体,展现故宫背后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涵盖了数不尽的知识点,在同类书籍中首屈一指,堪称力作。

  作者以建筑格局为序讲述故宫,如同带领读者在红墙黄瓦、宫阙万间中穿行。

  在开篇《有“数”的故宫》中,作者用一组数字将故宫的整体面貌和伟大之处简明清晰地呈现出来。在《故宫成长史》中,我看到了600年来故宫经历的沧桑巨变、盛衰沉浮。在《穿越历史、邂逅故宫的主人们》中,众多明清帝王从历史中走来,与作者共情,和读者对话。

  在《太和殿》中,我看到了中华礼仪之隆盛、民俗信仰之精神。在《乾清门:门前的侍卫,匾上的满文,上朝的地方》中,我看到了故宫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真实的上朝情景。在《乾清宫(下):载入史册的两场宴席》中,我看到了君主制度的阴暗面。在《坤宁宫:皇帝的女人们》中,我看到了后宫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在《储秀宫:不应该忘记的“另一个”慈禧太后》中,我看到了一个血肉饱满、真实立体的“老佛爷”。在《长春宫:永恒恋歌——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中,我看到了高高在上的帝王内心深处那不为人知的温情角落、幸福悲伤。在《景仁宫(上):“三好学生”玄烨的人生答卷》中,我看到了一代圣君的成长历程、苦难辉煌。在《奉先殿:祭祀祖先,敬畏历史》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敬天法祖”之心。在《畅音阁:演不尽的悲欢离合》中,我听到了历史舞台上那动人心魄的声声吟唱,看到了“人生如戏”的鲜活演绎……

  这里的寥寥数笔,很难传达出英忆笔下的气象万千。这是一本有声有色、有理有情、有智慧有灵魂的好书,我从中读到的是知识,是思想,是信仰,是情怀。作为一位“80后”年轻人,能写出这样一本大书,令人喜悦,令人感佩。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本书开始,重新认识这座说不尽的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