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一部不多见的有力量的儿童小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1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李秋沅 著2022年5月出版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李秋沅的儿童小说《看见满天星》,读后让我觉得耳目一新。我认为《看见满天星》有三个极为难得的“不多见”。
第一,这是一部“不多见”的反战题材的儿童小说,国际上反战题材的儿童小说很多,反观国内却较为鲜见。《看见满天星》这部小说非常独特,填补了我国反战题材儿童文学的空缺。作者李秋沅在书中一次次写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神州大地,生离死别,国不成国、家不成家。纵观世界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种种战争,儿童都是最无辜的受害者、牺牲者。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生与死的选择中,必须毫无疑问地选择生;在儿童成长和平与战争的选择中,同样必须毫无疑问地选择和平。在《看见满天星》中,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不到5岁的主角苏道心,面临着在父母之间做选择的残忍现实,使读者深深地沉浸在战争给儿童带来的巨大痛苦之中。这种痛苦,是刻骨铭心的,是撕心裂肺的,是终生难忘的,相信少年儿童读者也会从中受教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贫穷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要从小立志,奋发图强,爱国爱家,反对战争,保卫和平。
第二,这是一部“不多见”的闽南地域文化作品。我来福建多次,多次来闽看到的、听到的还不如在这本书上读到的多,这让我很惊喜。书中不但展现了闽南的风俗习惯,非常接地气,更重要的,还细腻地刻画了闽南人的性格、脾气。书中的苏锦绣和苏挺早年因疫病流行离乡逃命,为了抚养小10岁的弟弟苏挺,16岁的苏锦绣在医院毫无怨言地抢着干最苦最脏的活,将在牙缝中挤出的钱都给了收留弟弟的大姐。当发现弟弟被大姐养得瘦成皮包骨头时,苏锦绣决然带弟弟离开,决定再苦再难也要和弟弟相依为命。苏锦绣独自将苏挺养大,原本以为后半生能苦尽甘来、安逸度日,不承想,日军侵华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国难当头之际,苏挺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参军,最后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我在苏锦绣身上看到了闽南女人的担当、决绝;在苏挺的大无畏选择中看到了闽南男人的血性。福建人是中国闯南洋最早最典型的代表,福建人的血性、敢拼搏的精神是流淌在骨子里的,作者的描写精准且深刻。
第三,这是一部“不多见”的极具真实感的小说。作者平实至真的文学语言,作者精心设计的对话、场面和故事的细节,让人毫不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使《看见满天星》有了可以“零距离”感知的亲切感。比如书中有一句反复被提及的话,“妈妈抱抱心心,心心抱抱妈妈”,这是主角苏道心牙牙学语时,学会说的第一句完整的话。这句话也成了她和母亲之间的暗语,在一次次寒冷、分离、悲痛之际总是一次次被提及,感人至深。还有些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写到母亲的味道是樟香的味道、老相册中包在玻璃纸里的泛黄的照片,这些细节刻画很动人。
如果要说建议,长期的职业生涯使我养成了喜欢挑书名和封面“毛病”的“职业病”,我感觉“看见满天星”这个书名和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不够紧扣主题,容易引起其他的联想。如果再认真琢磨、再精雕细刻一点,可能会加分。一孔之见,仅供参考。总之,这是一部不多见的有力量的儿童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