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略论全媒体时代党刊编辑的能力素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16
核心阅读
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传播格局、舆论生态深刻演变,党刊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力量,要勇于应对挑战,积极抓住机遇,秉持做好内容的初心不变、拥抱技术的决心不变、服务用户的真心不变,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让主流价值传播更广。
进入新时代,党刊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段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媒体发展的本质内涵,对媒体发展特别是党刊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命题。作为党刊编辑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能力来面对全媒体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命题。
一、深刻认识党刊在期刊出版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党刊是引领中国新闻舆论事业的一面旗帜。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党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各地新闻舆论的主流阵地,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对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刻认识党刊的历史价值。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顾百年党史特别是宣传工作史,党自生根发芽时就高度重视办刊工作,积极利用期刊兼具深度性和时效性的优势传播科学真理,动员人民群众,为中国革命积累了强大力量。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是在中国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章。《湘江评论》《每周评论》等都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在艰难困苦中,这些期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民族独立的初心,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壮阔局面。
深刻认识党刊的理论价值。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巨大的优势所在。党刊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服务党的理论创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大党刊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例如《求是》杂志全面改版,着力加强理论宣传工作,是发挥好党中央理论刊物的有力实践。
深刻认识党刊的实践价值。党刊既要反映理论创新,又要注重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党刊在武装思想、指导实践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党建》杂志作为中宣部主管的综合性党刊,自创刊起,就明确了面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办刊理念,开设《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宣传思想工作》等栏目,注重发掘和刊发基层党建实践的各种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如此,《党建》杂志已成为广大基层党员学习的案头刊、工作的助推器、宣传的好帮手。
二、深刻把握全媒体时代党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传播格局、舆论生态深刻演变,党刊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力量,要勇于应对挑战,积极抓住机遇,秉持做好内容的初心不变、拥抱技术的决心不变、服务用户的真心不变,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让主流价值传播更广。
技术赋能媒体,传播效率越来越快。技术是传媒的引擎,没有技术支撑,内容就难以快速、有效、精准抵达用户。当下,“万众皆媒、万物皆媒”,传播不再仅仅依靠显性传播载体,多元传播主体通过间接、柔性的方式输送信息、观念、情绪,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主流媒体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紧盯互联网前沿,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用户黏性,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努力实现内容生产从可读到可视、静态到动态、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
受众习惯发生变化,读者要求越来越高。伴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全民阅读正呈现出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快阅读、跳跃读、视觉读等特点,受众需求也已从相对单一的信息需要转向内容、社交与服务等多重需要的复合,这些变化给党刊的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党刊编辑不能仅仅满足于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高质量,要强化开门办报意识、融合发展意识,以更丰富、更精良、更亲和、更到位的内容供给,打造刊物核心竞争力。
错误声音存在空间,亟须加强监管和鉴别。全媒体时代,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只有让主旋律更鲜明、正能量更充沛,不良风气、庸俗势力才会落荒而逃。党刊要坚持在原创上有突破、在形式上下功夫,以更丰富的表达、更鲜活的语言吸引更多受众,发展壮大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
三、全面提升党刊编辑的政治责任与能力素养
全媒体时代,党刊编辑一方面要秉持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则要主动学习新的传播知识、传播技术、传播方法,放下姿态,转变语态,创新形态,练就媒体融合传播的真本领。
提升政治站位不动摇。办报办刊办台办网都需要坚持这个原则。全媒体时代下的党刊编辑要时刻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日常编辑工作,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思路、找办法,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使工作思路举措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站稳群众立场不动摇。宣传思想工作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因人民需要的产生而产生,随人民需要的变化而发展,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党刊编辑要牢固树立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找准政策措施与群众利益、百姓关注的结合点,深入浅出地把政策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把疑点讲透彻。面向基层、走进一线,深入挖掘基层创新实践,根据群众关切和接受习惯创新话语表达,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话,把文件报告转化为通俗语言,增强宣传阐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画好同心圆。
狠抓内容建设不动摇。各级党报党刊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平台。党刊编辑要始终保持内容定力,发挥内容优势,坚持思想领先、精品主导的原则,深入宣传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深入回答干部群众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旗帜鲜明批驳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敢于当战士不当“绅士”,及时辨析批驳,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廓清思想迷雾,有效引领舆论。在坚持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做好理论支撑的“深入”和话语表达的“浅出”,有针对性地推出更多思想厚重、观点鲜明、短小精悍的理论产品,力求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讲薄”“讲透”,不断增强党刊出版物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深耕“四力”本领不动摇。党刊编辑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板子”要硬,多到鲜活的基层一线走一走、待一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实践当成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成最好的老师。“眼珠子”要亮,观事察势看得清、看得透,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能从战略全局上观大势,又能从细微处察丝毫,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脑瓜子”要灵,争当善于思考、勇于求索的思想者,谋事析理想得全、想得细。“笔杆子”要挺,编辑工作“下笔”尤为重要,要保持“文章不厌千回改”的耐心,下苦功夫、硬功夫,在干中学、学中干,反复学习、注重积累、持之以恒、聚沙成塔,实现笔力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让笔力硬起来、活起来、新起来。
(作者单位:《党建》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