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换名片到互加微信折射时代变迁

作者:庄电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02

  当今时代,是发展变化最快的时代。其变化之快常常超出人们的想象,快到让人目不暇接。互加微信,成为一种时尚,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标志。

  手机,为人们工作、生活、娱乐、消费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微信又让人们的相互联系更加便捷,更加省时、省力、省钱,联系也更加紧密,于是,许多人的“朋友圈”便不断扩大。科技进步、时代发展太快,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

  时代的快速发展,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昨天还很时髦的东西,到了今天就被冷落,很少有人再理睬,有的则濒临淘汰。这也让人联想到许多曾经风行一时的东西。

  名片,曾一度在社交领域占据突出地位。40年前,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人们一般都会交换名片,不管是初次见面,还是早已相识,交换名片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业务”。那时的名片,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交换了名片,就建立了联系方式,拉近了关系。拿到名片,不仅可以知道对方的地址、电话、工作单位,而且可以了解对方现在的身份、职务、职称,可以避免一些尴尬,让生疏变成熟悉。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有些名片上的信息,可以让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正因为名片有其他物品所没有的功能,所以有人便把它当作宣传自己和所在地区、所在单位的载体,将所在地区、单位的优势、产品和自己所获荣誉,乃至业绩标示其上。有的名片,因为版面容量有限,不能承载过多的内容,但其主人希望刊载的东西太多,便被制成了折页,即使这样,还嫌不够,结果,名片两面的文字密密麻麻,全部读完,还得花点时间。

  在名片上“大做文章”的人不少:有的在名片上洒上了香水,令人“闻香识人”;有人将单位的图标和自己的肖像印在名片之上,让人印象深刻;有人为名片塑封,避免了水浸、磨损;有人不想混同一般,改用塑料、金属或更考究的材质,确实标新立异;有人财大气粗,名片格外考究。显然,有人过分看重了名片,名片的功能也被夸大了。

  因为市场的需求大增,印制名片的店铺便应运而生,遍布大街小巷。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种款式的名片盒、名片夹、名片簿也相继问世,堪称琳琅满目,有商家制作的,也有机关、企业、学校自己设计、制作的,所以,花样翻新。这些物品,有作为工作工具在本单位发放的,也有作为礼物向相关人员赠送的。

  在一段时间内,各种名片大行其道,甚至无处不在。其中,有些人会精心保存名片,也有人会随手丢弃,有人会经常翻阅并联系其中的人,也有人放下就不再理睬了。客观来看,名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确实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其“历史功绩”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不知从何时起,名片就风光不再了,人们在交往中使用名片的越来越少,印制名片的业务也相应地减少,只有一些行业的业务人员,还在随时随地地发放名片。名片的“功能”衰落了,微信的“威风”便抖起来了。最近几年,互加微信的,越来越多,也渐成时尚,面对面加微信自然不在话下,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加起来也不成问题。加了微信,不仅可以发信息、打电话、相互问候、转发稿件、视频聊天,而且可以转账、发红包,其“先进”程度,与其他通信工具不可同日而语,对名片的“威胁”便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与各种各样的名片类似,许多人手中的名片虽然很多,但真正建立联系,且经常联系的人却很少;有些“朋友圈”的“圈友”虽然不少,但堪称“朋友”的却不多,关注并点赞的,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人,所占比例也很小。在节日里通过微信相互问候的,也不是很多,有些人“问”着“问”着,就不再“问”了。许多人在“朋友圈”里几乎不“冒泡”,有人加上微信就不再联系了。这也难怪,人们要做的事太多、值得关注的事也不少,常常无暇他顾。其实,“朋友圈”里的“圈友”有的志不同,道不合,甚至毫无共同之处,所以,有些人“身居其中”不得不对“圈内”的一些“朋友”存有戒心,有时不得不为所发微信限定范围,让哪些人看、不让哪些人看,也颇费思量。

  在“朋友圈”之外,还有琳琅满目的“微信群”:“工作群”“亲戚群”“同学群”“老乡群”“战友群”“活动群”“会议群”都普遍存在。组织活动、参加会议、集体出游,都可以拉起一个“群”。志趣相投了,可以组“群”;亲戚互动了,可以组“群”;朋友联欢了,也可以组“群”。这样一来,一个人,同时拥有几个、十几个“群”,乃至几十个“群”的,都不在少数,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当然,“群”与“群”是不同的。有的“群”,相当活跃,随时都有更新;有的“群”,死气沉沉,很少有人“发声”,自然也没有多少人理睬。有的“群”,会长期存在;有的“群”很短命,没几天就“解体”了。有的“群”,因发起活动而“聚”,又因活动结束而“散”,“使命”结束了,“群”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所谓聚散终有时。

  名片与微信,在社交场合中发挥的作用,各有所长,各具特点。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是否会完全取而代之?目前还不得而知。而手机“毫不客气”地“剥夺”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也引起人们的担忧,正所谓手机也是“双刃剑”。

  互换名片和互加微信,都是一段历史时代的见证。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社会进步。而“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百天”的事物有很多。“小灵通”“传呼机”“大哥大”“电话亭”“电话卡”“色带”“磁盘”“优盘”“电子书”都曾介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都为我们提供过很多便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有的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会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有的经过改造、升级、换代,现在依然发挥着作用,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对此,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不能用今天贬低昨天,也不能用今人苛求前人:正因为有了当年的基础,我们才有今天的一切。同样,有了今天的发展,才有更美好的未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使命、义务,每一代人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使命、完成自己的义务,为后代子孙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今后发展积蓄雄厚的力量。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不走、少走弯路,永不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