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改变人生和命运的10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1
10年前,一个从小爱读书、爱写儿童文学的女孩,立下志愿从事出版行业,后来考大学她报了编辑出版专业,在学校时开通了自己的读书自媒体“清和读书”,坚持读书和写作,毕业后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一名出版社的编辑。
这个女孩就是我。在读书和出版圈,熟悉我的朋友都亲切地叫我清和君。全民阅读这10年,是我从象牙塔到编辑岗位的10年,是我从浩繁卷帙中领悟人生真谛的10年,也是我通过阅读改变人生和命运的10年。
在这10年里,我探访了61座城市的2526家书店,阅读了2817本好书。我的自媒体读书平台“清和读书”也已经坚持更新了10年,原创文章有2800多篇,全网的阅读量已经突破了200万。
而且,作为出版社的编辑,我还专门录制了100余期编辑讲书,全网播放量超过20万,用多种形式传递好书的力量。其中,有关古籍的视频,比如《生活中的诗经》《哲读论语》,还有《小学生如何学习古文》等,尤其受到读者欢迎。
在这10年里,爱读古籍的我,反复阅读四书五经,不断发掘古籍的现代意义。经常有朋友问我:你年纪轻轻,怎么喜欢读古籍啊?或者问我:读古籍的门槛是不是很高啊,我不是从事出版行业的,读得了古籍吗?我经常跟大家说,读古籍不分年龄、不分职业,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滋养。读任何书,都是如此。
下面,我将通过我的阅读经历、我和古籍的故事,展示在这10年里,全民阅读是如何改变我的生命的,希望能把这份阅读的力量传递给大家。
古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脉所系。国家对于古籍工作的重视,也为我们阅读古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那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作为华夏儿女,我们的生命来自何处、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如何为人、如何处世?答案也藏在这些世代相传的古代典籍里。
随着各地阅读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优秀的图书馆、书店拔地而起。更不用说,各大图书馆的古籍馆,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浩如烟海的各类古籍善本。这一切,都为我们阅读古籍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
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个人层面,我们都需要,而且有优越的条件读古籍,并从中汲取智慧,鉴古知今,行稳致远地走向未来。
那么,我是如何读古籍的?古籍的阅读需要“细嚼慢咽”。所以我采取的是费曼读书法,也就是分阶段“输入+输出”的模式,通过我的读书自媒体“清和读书”进行输出。一天阅读两到三章,每章撰写一条200余字的心得感悟;一周选择感悟尤深的一章,撰写2000余字的“清和君讲论语”专栏;一个月做一次总体梳理,输出一篇两万余字的文章。由此逐层夯实所学。这种方法也适用其他书籍,希望能让大家有所启发。
遥想2000多年前,孔子曾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现在随着科技的发达,我们“拜师学习”也不再需要用十条肉了。打开各种书籍与APP,就有无数厉害的老师带我们读《论语》。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全民阅读的好时代,何其幸运。
如果可以沉下心来,用一年时间攻读一本古籍,《尚书》也好,《论语》也罢,每一处字句、释义、内涵都不放过,读不懂就停下来,查字典,翻资料,读到懂为止,不仅会让我们拥有一个“令人眷恋之年”,而且对我们的一生大有裨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样一个全民阅读的好时代,作为一名全民阅读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我一直觉得很骄傲自豪。与此同时,我也由衷地希望更多人加入到阅读古籍、阅读好书的行列中来,并从中感受到幸福与快乐,从而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改变自己的人生。
阅读,让生命更美好。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下一个10年,用阅读滋养生命,共赴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