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坚守改变我

作者:电台主持人 宏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1



  我是一名电台主持人,做一档读书访谈节目《读书俱乐部》,已经有16年了,平日里接触最多的是作者。很多人觉得读书节目太小众,各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种统计数据不断摆在我的面前,似乎说明我正干着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但我庆幸10多年前的选择,这个节目改变了我,因为那些书,更因为那些人,听他们的讲述,获益良多。每每采访到这些作者,总有茅塞顿开之感。这些作者经过了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思考,提炼精华浓缩在一期节目里,总有很多瞬间触动我。

  近10年算起来也采访了有上千位作者,有些是职业作家,有些还有自己的工作,写作是他们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而我是那个幸运的倾听者。他们有的是爱读书的明星,有的是深入一线的医生,有的是社会观察者……

  听他们说,有时热血沸腾,有时潸然泪下,有时神游四方,有时心态淡然……

  做读书节目这10多年,我们始终有一份坚守,千万不可遇到“读书”就阳春白雪,要接地气但也决不能为了收听率就降低格调,如何把握方向成为做好读书节目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了解受众、引导受众是我们应考虑的重要方面。我们总结出特色,结合热会热点,结合百姓需求,选择品质图书,真正把读书变成百姓的生活方式。

  我们在节目中推出“畅销书榜单”系列策划,选取图书邀请书评人一起点评优与劣,客观公正看待畅销书;在节目中与国家图书馆深度合作,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连续3年举办“文津图书奖”发布会暨读书俱乐部4·23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冬奥会前夕,节目策划了中国冬奥专题,围绕着跟冰雪相关的图书,讲述为什么要发展冰雪运动,邀请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谢军分享青少年冰雪运动科普图书。

  《读书俱乐部》在2022年4月开始策划“大家读书”系列访谈节目,我采访了何建明、阿来、徐则臣、王海翎、石钟山等著名作家,谈谈对他们影响最大的那本书,了解他们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针对文学爱好者提出写作的建议,我们走入“大家的读书生活”,真的做到“大家读书”。

  去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节目策划《中华先锋人物》专题,分享那些值得尊敬的劳动者们,其中有科学家、有文学家、有航天员、有普通工人、有农民,一起讲述“中华先锋人物”的成长历程。

  去年五四青年节,节目策划“红色经典带你打卡京城红色地标”,分享《青春之歌》和《青春万岁》里的北京城以及那些先进人物的故事。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特别策划“筑梦向未来”系列节目,10本图书,10个主题,展现蓬勃发展的中国。节目组工作人员与嘉宾和听众一起见证祖国的辉煌成就。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我们带着大家用双脚丈量中国土地,用双眼看到绿水青山,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用大脑探索科技进步,一起分享在党带领下取得的伟大成果。每一期节目都关注一个领域、一个方向、一个成就:《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以三星堆为中心,解开中华文明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密码;《生态北京:绿韵新城》从老外记者眼中看绿色生态北京的今天和明天;《大国重器》,让我们读懂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原理,见证中国科技力量崛起之路;《月背征途》展示我国航天领域的突破发展;《智能交通》探讨可以给全球提供怎样的“中国方案”……“筑梦向未来”特别节目获得北京广播电视台创新创优节目。

  我作为北京阅读季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之一,非常高兴能依托《读书俱乐部》节目,促进作者、读者、学者、出版者、图书馆馆员、书店店员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写好书、出好书、读好书、荐好书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