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正阳街道丰和社区:
“1332”工作法推动文明社区创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06

□本报记者 张席贵
社区的网格长在书店进行日常巡查。长春市绿园区正阳街道丰和社区 供图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日前走进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正阳街道丰和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社区外墙的电子屏幕上,正在不断地滚动播放着关于“扫黄打非”工作的内容。成立于2010年3月的丰和社区,辖区面积0.75平方公里,人口数15880人。今年2月,丰和社区被评为第六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丰和社区副主任王聪介绍,辖区共有出版物经营单位2家,印刷企业1家,打字复印社3家,九年一贯制学校1家,幼儿园4家,宗教场所1家。近年来,丰和社区紧紧围绕“扫黄打非”工作总体要求,扎根基层,以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为目标,以强化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筑牢阵地为基石,以广泛宣传为融入点,创新探索“1332”新路径,纵深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有效开展。
一个“铁拳”强引导
王聪向记者介绍,社区按照省(区、市)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总体要求,社区党委将“扫黄打非”工作列入全年工作的重点,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扫黄打非”工作原则及工作范围。社区始终坚持“扫黄打非”工作与意识形态责任制相结合,推动“扫黄打非”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落实。
在健全组织方面,社区第一时间成立丰和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履行主管主办责任,夯实政治基础。此外,设立专职副组长,负责社区日常“扫黄打非”工作,统筹安排落实“扫黄打非”工作事项。其他“两委”成员为组员,形成社区党委引领,组长亲自抓、总负责,分管同志具体抓,全体社区干部齐力抓的局面。
在部署研判方面,社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工作安排部署,对辖区校园周边、重点娱乐场所、新闻出版企业、宗教、书店等场所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巡查检查工作,加强“风险点”排查力度。随着“扫黄打非”工作的不断深入,社区逐渐形成了以宣传督导促发展、强监管的工作格局。
三种结合树新风
王聪向记者介绍,社区将“扫黄打非”工作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根据辖区实际,将社区8个小区划分成18个网格区域,充分发挥社区“三长”联动作用,在每个网格中配齐信息员,激活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实施网格化监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辖区内监管问题能力明显提高,将“黄”“非”问题扼杀在单元网格中,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他们与未成年人保护相结合,由于社区管辖区域内学校多,维护社区良好的文化环境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社、校、家”协同治理是社区探索新模式,通过组织“护苗”专项行动,开展“绿书签”宣传,举办“四点半小课堂”等措施,有效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学校还把相关知识引入德育课程中,通过绘画等创作,引导学生远离文化垃圾。
王聪向记者介绍,他们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将“扫黄打非”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扫黄打非”工作站设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十有”实践室内,帮助群众远离“黄”“非”,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伦理、诚信友善等宣传教育,助力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有力推进了文明社区的建设。
三支队伍促保障
王聪向记者介绍,社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发挥“三长”、“五老”、志愿者的作用,形成“监督上报、社区确认、部门执法”三级联动监督的管理模式,采取日常巡查与不定期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重点部位进行巡查。
他们组成巡逻检查突击队,队员由组长、副组长、管片民警等组成,不定期对辖区内重点场所、书店、印刷企业、校园周边商贩等开展监督检查。针对以“剧本杀”“密室逃脱”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行业,突击小队开展“剧本杀”集中整治排查。同时加大对辖区印刷企业的监管,定期巡查印刷企业是否存在非法出版印刷剧本等情况。
社区还成立了“平安守护”志愿服务队,成员由网格长、单元长、楼栋长、老党员、热心居民组成。对网格内、小区内经营的小商贩、张贴小广告及宣传单册等开展定期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到露头就打,有效维护了辖区文化市场安全。
社区组建“护苗”志愿服务队,定期对辖区学校周边的书店、网吧等文化场所进行排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联合相关部门在开学季、“六一”儿童节前后,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检查有害卡通画册及淫秽“口袋书”等出版物,严格排查教材教辅侵权盗版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社区通过邀请专家、业务科长辅导培训的形式,进一步提升队伍的专业素质,持续为辖区“扫黄打非”保驾护航。
双线宣传全覆盖
据了解,丰和社区在线下设“红色长廊”,围绕党史教育、精神文明、法律法规、民族团结等内容,向辖区居民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
除常规宣传形式外,社区党委还将“扫黄打非”知识融入文化活动,探索“扫黄打非+文艺”工作新路径,创新“扫黄打非”三句半、小品、舞蹈和书法作品等,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小区纳凉亭等阵地进行表演展览。同时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党团建设、综治维稳等工作相结合,定期开展宣讲会、讨论会等线下宣传与线上推广,积极拓宽各类宣传渠道。
线上,丰和社区打造网络直播间,利用直播宣传“扫黄打非”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对“黄色书刊”“非法出版物”社会危害性的认知,号召居民群众文明用网,积极踊跃揭发检举“扫黄打非”等线索。在世界读书日和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时间节点,通过“互联网+”做好“扫黄打非”宣传,让“扫黄打非”知识在丰和社区落地生根。
王聪告诉记者,他们先后开展书香阅读、“绿书签”行动、网络安全教育讲座等“扫黄打非”活动,深入开展文化进校园、法律进小区等活动,不断引导群众自觉抵御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文化“垃圾”,增强人民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广泛关注和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