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两会当“融记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14
□《解放军报》记者 裴贤
兴奋,激动,期待。如果问一名新手记者的“两会心情”,我想这些字眼再恰当不过。
入职7年多来,经历过两会、报道过两会,今年是第一次以记者身份上会。2月28日,从领取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证、接到写稿任务后,我的“两会时间”正式开启。
激动之余,我开始了细致的准备,看得见的是大量资料、录音笔,看不见的是与代表委员的一次次沟通、各位前辈的千叮咛万嘱咐。
然而,真正的两会报道除了速度和深度的竞争外,还有报道维度的增加。先是出发前,我接到了报社摄影美术编辑室领导安排的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拍摄现场画面的任务。
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的双重身份,让我感到新奇又紧张。新闻发布会召开当天,我带着借来的单反相机,打好提前量,门口还是排起了长队。到达现场后,其他媒体各式各样的“长枪短炮”、不绝于耳的播报声音,让一直从事文字编辑工作的我,有种被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潮流冲击的紧迫感。
胸前佩戴的记者证,更像一股莫名的力量在拷问着我:在传播格局深刻调整、传播方式深度融合的今天,作为一名纸媒记者,该如何做好“融报道”、讲好“融故事”?
争分夺秒,不只在现场,对我来说,更在采访后的成稿时间。两会采访期间,每天的截稿时间仿佛考场铃声。铃声响起,必须交卷,不得拖延。最多时,我一天上交了3篇稿件。
严峻考验,不只在写稿。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的第二天,我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以主播身份参与“云观两会”现场直播。以前写稿子从不需要露脸,现在音频视频齐上阵,没经验也不能退缩。
3月7日19时,“云观两会”在线全媒体互动访谈节目正式开始,采取“主播+代表委员+基层官兵+海采视频”等形式在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在线播放。做了足够心理建设的我,以主播身份向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作训参谋陈欢进行了提问。
直播引来几百万名网友在线观看,并留言:“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巾帼不让须眉,好样的”……节目结束,统计显示,仅抖音一家短视频平台的点赞量已突破4亿,网民反响热烈。
置身其中,我才深刻感受到全媒体发展势不可当。融媒体记者,就应该干啥啥行、做啥啥精,出稿速度要快、直播过程要稳、抓取素材要精、报道细节要准、抢新闻要狠……
今年的全国两会圆满落幕,我对两会的认识也由最初的“好奇”变成今天的“进取”。站在时代前沿,要主动融合,以全媒体呈现方式,将两会声音传到军营、传到社会,是责任也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