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作者、期刊与平台三者关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8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亮
知识资源平台在推动学术传播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社会群体依赖知识资源平台获取相关学术成果、研究动态和发展前景。知识资源平台是一个多重功能的集合体,不单纯只是学术期刊的出口,更承担着规范、改造和重塑学术期刊的重要作用,服务学术期刊的全生命周期。因此,平台建设需要多元因素共同推动。具体来讲,需要版权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平台企业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学术期刊的自主选择与规范发展以及作者的参与与监督。
如何处理好作者、期刊和平台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而版权和稿酬则是学术传播过程中的伴生品或副产品。相较于稿酬,学者更加关注文章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与广度、学术推送的精准性和靶向性以及交互性的学术圈。学术创新让作者从中受益,也将作者、平台、学术期刊等利益相关者相联系。如何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对于期刊与出版平台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态:国内两者是相对独立的,而国际上二者则是捆绑在一起的。学术期刊通过更换不同的出版平台,推动平台竞争去吸引期刊,期刊又进而吸引作者,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实现学术价值与商业利益的共赢。同时,平台之间也可以形成很好的竞争、合作关系,此次共同体的成立就是一个好的契机。
在此共同体之下,无论是作者、期刊还是平台,都要考虑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相互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其中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法治问题。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存在一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法律健全之后需要及时解决。
其次,作为知识资源平台,需要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作为社会企业,需要实现环境、治理、社会三方面的融合;作为期刊,需要解决版权的问题、与作者联系的问题、与平台协调的问题。
关于知识资源平台的未来发展,从作者的角度讲,学术传播和作者权益之间是多维交互的关系,需要通过协商沟通来确定基本原则,形成行业共识并推动行业发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重构整个行业,比如论文查重在新技术引入后如何辨别,如何实现监管以及人机协同,就是即将面临的挑战。
最后,作为共同体,要在实现有效治理上做文章,作者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方面,作者的有效参与让作品得到较好的呈现、传播并扩大国内外影响;另一方面,作者参与平台传播,进一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兼顾学术研究和维护共同体健康成长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