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
群星灿烂的中国科学家星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海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天宫”空间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墨子号”量子计算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国家期盼少年儿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新出版的《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一书就很好地响应了这一号召。
“科学人生・百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的项目,已在全国各地巡展百余场。如今这一项目的文字和照片,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通过图书的形式出版,对全国广大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
一书在捧,犹如一片群星灿烂的中国科学家星空呈现在眼前。孩子们可以由此仰望星空,走近院士,在心中种下科学精神的种子。
用心、用情讲好科学家故事,是《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的特色之一。为寻找石油作出巨大贡献的李四光,亲手建桥又炸桥的茅以升,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也要回国的钱学森……在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40位院士的100多则感人的故事。或是矢志报国的动情誓言,或是科研取得突破的激动瞬间,又或是屡败屡战的拼搏身影,都在院士们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这本书还精心设计了许多板块,如“院士名片”介绍了院士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院士语录”则是院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直观体现,而一张张老照片仿佛能让读者穿越百年。青少年若是能用心感受其中的深刻内涵,一定会获益匪浅。
让读者在阅读中领略中国百年巨变,是《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的特色之二。中国院士们的“科学人生百年”便是中国百年巨变的缩影。本书提到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等科研成就,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这本书时,中国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就像播放幻灯片一般从我眼前一一闪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弘扬科学家精神,传递榜样力量,是《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的特色之三。百年来,科学家们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涵的科学家精神。钱学森、郭永怀、林兰英、师昌绪等科学家拒绝国外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参与建设;茅以升、汪猷、何泽慧、吴自良等科学家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克难;华罗庚、彭桓武、叶笃正、谢家麟等科学家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这些科学家精神就是青少年最好的精神食粮。
少年强则国强。每个少年儿童的成长都需要榜样楷模的故事去滋养,需要时代先锋的事迹去激励。这些科学家榜样起到了弘扬正能量、塑造积极人生观的作用,理所应当成为孩子们眼中值得“追”的星。
我期待《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一书能够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优秀的榜样力量,使他们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