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谱要籍整理与汇编”丛书
为词谱与词学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朱惠国
词谱(这里主要指格律谱)产生于明代中期,是词乐失传之后,为规范词的创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性质的工具书。
晚清以来长时间内,词谱研究一直处于较少被关注的边缘位置,相比词史与词论,词谱研究的成果不多,且研究格局也比较狭窄。但进入新世纪后,相关研究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总体而言词谱研究在词学研究大格局中所占的比重偏小,积累不够,加上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者普遍对词调、词律有陌生感,因此目前词谱研究存在基础薄弱、人员短缺等问题。此外研究工作本身也存在不足。
目前词谱研究工作最迫切需要的是基础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只有掌握了词谱基础文献,才能对其基本特点、编制原理、演化轨迹、发展动因和词学史地位、学术价值等作出准确、详细、符合历史事实的描述与阐释。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明清词谱的存世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与记录;二是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重要的词谱进行有计划的整理与研究。“词谱要籍整理与汇编”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就是基于后一点而编撰的一套明清词谱整理本。
本丛书的选目,依据4个标准,即代表性、学术性、重要性和珍稀性。代表性主要是指挑选的词谱在谱式体例、时代分布等方面均有一定代表性;学术性主要关注词谱本身的学术含量;重要性一般和词谱学术性相关,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词谱尽管并不完美,但实际影响力比较大,同样值得关注;稀缺性也是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不少词谱一直以稿钞本的形态保存在图书馆或博物馆,有的词谱虽有刻本但存世数量有限、流传不广,这些词谱除了学术价值外还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和出版还具有保存文献的意义。
综合上述考虑,丛书初步选择整理明代词谱6种、清代词谱15种。第一辑推出6种7册8部词谱:张 《诗馀图谱》(附毛晋《诗馀图谱补略》);方成培《词榘》;李文林《诗馀协律》与许宝善《自怡轩词谱》;吴绮《选声集》与吴绮、程洪《记红集》;赖以 等《填词图谱》;程明善《啸馀谱・诗馀谱》。至于万树《词律》、王奕清等《钦定词谱》、秦 《词系》这三部大谱,因有专门的研究与考订计划,故不置于本丛书中;而谢元淮《碎金词谱》偏重音乐性,且已有刘崇德先生整理并译成现代乐谱,也不列入本次整理之列。
丛书中每一种词谱,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文献整理和基础研究。文献整理遵循古籍整理的一般方法,并根据词谱的特点作相应调整,主要有底本选择、校勘、标点、附录等。基础研究主要对编撰者的生平行实、词学活动进行考证,及对词谱的编撰过程、基本特点、使用情况、版本与流传等方面进行阐述,用前言的形式体现出来。
本丛书的出版,不但可以为词谱与词学研究提供文献参考及研究基础,同时也希望能够对明清词谱史的研究、编撰,乃至对今后的词学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