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

助益明清鉴藏史、社会史研究

作者:黄坤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黄坤峰

  近日,《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初编)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书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景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陆蓓容进行选目和编写。《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以下简称《书画稿钞本》)获得“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以及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助项目的资助。《书画稿钞本》的出版为明清鉴藏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弥补了现阶段研究的短板。

  众所周知,康雍乾三帝对书画艺术都很痴迷,清内府的收藏大大超越了前代,从晋唐至明代各家名迹几乎收罗无遗。乾嘉时期,宫廷曾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的藏品整理、编纂工作,第一次是乾隆九年二月开始的,至乾隆十年十月完成,编成了《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初编”,其中收录历代法书460件、名画1261件。乾隆五十六年春开始的第二次整理,编成了《石渠宝笈》“重编”,总计收入历代书画1845件。第三次整理是在嘉庆二十年,编成的《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三编”收入了历代书画916件。通过这三次大规模的整理,记录了近4500件历代书画,几乎将内府所藏的绝大多数书画都记录在案了。这两部书也成为了现今研究清代鉴藏史特别是内府收藏的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然而,清宫收藏远大于上书记载的数量。在《书画稿钞本》第一册中收入了一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钞本《乾隆二十六至二十七年续入字画》,书中记载了书画作品230余件,多为元明以后的作品。《书画稿钞本》作者陆蓓容将此书与《石渠宝笈》“续编”进行对比,发现择入不多。再对比清宫陈设档案参证,发现这些作品深藏宫禁,至民国年间典查时大体尚在。可以知道这本书中大部分作品或许是存于各宫苑的,因此没有被收入到《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之中。并且,在记录条目时,除了记载人名、画名,还将作品的形制、是否有题诗、品次等级等一一录入,也为学者研究清内府收藏提供了除《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之外的补充文献资料。另外,这些作品有些还留存于世,它们的拆配状况或许也可以在此书中找到蛛丝马迹。

  以上所述的情况是由于作品深藏宫苑未被整理记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还有一种情况未被登入,就是皇帝将作品赏赐给了喜爱的大臣。这种情况反映在《书画目录》(曹文埴、曹振镛家藏目)中。

  稿钞本有其独特性,它私密、复制少、保存较难,但文献价值极高。当今书画研究及收藏日盛,而现有文献资源披露却比较少,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新资料的出现或许就成为打开那扇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