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地》

走进作家心里的草原

作者:贺绍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贺绍俊

  鲍尔吉・原野在文学界很有成就,也很有名气。他的成就和名气并不是从儿童文学写作中获得的,假如不写儿童文学,他照样能在写作上创造更大的成就。但是他爱上了儿童文学写作,这本《翡翠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是他写的第一部幻想小说。我猜想,一定是鲍尔吉・原野心里的那片草原生长得越来越茂盛,所以忍不住要为孩子们写儿童文学作品了。他将心里的草原称为翡翠地,这么美丽的名字一听就令人无比向往。

  作品中两位好朋友白音和索隆,带着一本图画书去辨识草原上的植物和动物。书中的小动物土拨鼠居然从书里跳了出来,还引导白音和索隆进入图画书中描绘的翡翠地,两位少年在翡翠地有了一番神奇的经历。我不知道小读者读了这本书后,是否也想仿效白音和索隆去探访自己最喜爱的一本图画书。但是鲍尔吉・原野已经明确地告诉了大家,不是每一本图画书中的动物都能从书中跳出来,只有当图画书来到了动物的家乡时,图画书中的动物才会从书中走出来。从这里我们就看出了鲍尔吉・原野对家乡是多么热爱。也许只有热爱家乡的作家才会在家乡的草原上生发出如此美好的想象。

  我之所以相信这本幻想小说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这就是鲍尔吉・原野没有带着说教的目的来给孩子们讲故事。当然,大人们似乎有责任教育孩子,我们也强调儿童文学要“寓教于乐”,但如果儿童文学作品过于强调教育目的,就让孩子们有些抵触和腻烦了。鲍尔吉・原野才不愿刻意地去教育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他写这本幻想小说的目的,就是要尽情释放想象和幻想的魅力。他认为,孩子们都喜欢幻想,他们在幻想中享受到乐趣。在这方面鲍尔吉・原野再一次显示出他的童心,他仿佛要与孩子们在想象力上比拼一把。我希望鲍尔吉・原野在这本书中展示的想象力不仅能够吸引孩子,而且能勾起孩子的幻想欲望,去创造一个比翡翠地更神奇的世界。当然,我说鲍尔吉・原野不愿刻意地去教育孩子,并不是说这本小说没有教育意义。当鲍尔吉・原野抱着“长生天”的理念去书写时,他的幻想世界自然就会遵循着人与自然的良好生态关系而展开,孩子们便会从他所讲述的故事中体会到应该怎么对待植物和动物、应该怎样与大自然相处。鲍尔吉・原野作为一位作家,非常看重做人的品格。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爱心,应该诚实,应该敢于承担责任。他平时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同时这一切也都成了他文学创作中的基本主题。这些基本主题在这本书中同样得到了表现。比如,那只美丽的鹌鹑――鹌美美就告诉白音和索隆:诚实是动物们的底线。他还批评了人类:“在诚实这件事上,人不如动物,让动物们瞧不起。”我想,孩子们读到这样的批评后,心里一定会泛起小小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