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百年发展》

百年风华铸成恢宏之作

作者:闫志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闫志民

  由许耀桐教授撰写的《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百年发展》(安徽人民出版社),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构思的一部立意高远、结构丰满且阐述深刻的专著。该书以萌发、创立、运用发展和深化创新为主线,生动、恢宏地展现了群众路线在100年中走过的踔厉奋发、踵事增华的光辉历程。笔者通览此书后的总体感觉是:史实宏富、观点鲜明,发人深思、启迪良多。概言之,该书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全面回溯、挖掘了群众路线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的思想资源。群众路线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找不到,在中国文化古籍中也找不到。但是,群众路线的观点观念和思想理论却深深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形成的群众观,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力量的基本理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蕴含和传承的爱惜民众、以民为本、尊重民众、为民谋福的重民和保民的民本思想,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宝贵的理论资源。正因为群众路线厚植于这样的“沃土”,所以才会长成根深叶茂、充满生机的参天大树。

  二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及其建树。群众路线的百年进程,跨越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期。全书循着这样的历史轨迹,围绕着与群众路线有关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会议及决议决定,聚焦于党的领导人就群众路线问题作出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详尽的阐发、解析,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党全心全意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前进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诸如群众路线是怎么形成创立的、群众路线概念的科学定义和内涵究竟应该怎样表述、实施群众路线的重大举措是什么、党在各个发展时期取得了群众路线的哪些成就等等,书中也都作出了令人信服、富有创意的诠释、解说。

  三是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作出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该书提出,群众路线在实践方面形成10项创新,在理论方面有7次创新,在制度建立方面有11项创新。群众路线的三大创新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群众路线首先始于实践活动和实践创新,但实践活动和实践创新的发展又离不开理论上的创新和进一步推动,同时,群众路线的发展不仅是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发展,而且也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发展,有了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群众路线的落实到位、有效运行,从而保证群众路线真正得以贯彻执行。通过全书概括的三大创新,有力地揭示了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强、之所以能、之所以胜的成功密码。

  群众路线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秉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政治立场,是显著地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传统作风。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已深入民心,理论界为此作出的学术探索也结成了累累硕果。然而,像本书这样赶上百年机遇,凭借百年视野,纵观百年风华,检视百年经验而精心写就的论著,真可谓来之不易、卓尔不群。笔者以为,随着本书的面世,定将为群众路线的研究拓展一片新的天地,增添独特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