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宝级文物讲述中国历史故事

作者:李凯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0

  □李凯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如何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如何向广大群众普及凝结着中华文明精华的文物故事,是摆在中国历史考古学界、出版界面前的现实课题。

  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巩文等撰稿的《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一部由中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通过国宝级文物讲述中国历史故事的大众读物。该书遴选了十件代表性文物,通过专家学者们娓娓道来的叙述,以通俗精练的语言,逐一呈现文物的发现、文物的内涵,以及文物所蕴含的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以中国考古博物馆收藏文物为主,同时选取各大文物馆藏机构的珍贵文物,可以说是璀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展示。首先,从时间上看,该书遴选的文物时代上起文明初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寺文化,下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涵盖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其次,从文物品类看,举凡陶器、玉器、青铜器、象牙器、丝织品、书画、金银器、纸质印刷品皆囊括在内,几乎涵盖了常见文物品类的多数。而且所选文物皆为各自品类中的代表之作,比如西周邓仲牺尊,造型奇幻、装饰精美、工艺复杂,是周代青铜器艺术的巅峰之作;又如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便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风俗画。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视,大力弘扬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做好历史、考古及中华文明的普及工作,学界也在进行多种形态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国历史研究院作为中国历史学最高殿堂,组织历史考古学界专家学者撰写这样一部“深入浅出”的通俗读物,是学术界进行学术普及的有益尝试,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学术担当和历史责任感。

  《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撰稿作者团队强大,可谓考古学家讲文物、历史学家讲故事。比如开篇之作《蟠龙根脉》陶寺龙盘,文物讲述者为长期担任陶寺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的何驽;二里头出土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的撰稿者,同样是长期担任二里头考古领队的考古界“红人”许宏等。强大的作者团队保证了该书的学术准确性。

  可读性强是对通俗读物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较难达到的标准。既要保证所述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又要实现文字的可读性,这是对编者和撰写者的双重考验,所幸该书达到了这一目标。单从目录的设置便可看出“匠心”之处,“碧龙耀世――‘超级国宝’的前世今生”“绝品象牙杯――解密传奇的妇好”“一刊惊世――寻踪《湘江评论》那些事”……

  除此之外,精良的封面及版式设计也为该书增色不少。全书配图近300幅,许多更是难得一见的文物高清图像,甚至有他处难觅的文物线图和独家文物照片(如妇好墓出土绿松石象牙杯、蟠龙纹通盘等)。该书图文并茂、装帧用心、印制精美的外观,能给人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