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深圳・深圳书城龙华城
报道了15年行业新闻第一次在书城“有样学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06
□本报记者 徐平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徐平依据书目将图书上架展陈。
黄无为摄
1月30日是正月初九,上午10点,正式开启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深圳书城龙华城体验工作的一天。图书选品、核对书目、上架展陈、展览策划、活动设计……在“新同事”的帮助下,记者有样学样,忙得不亦乐乎。除了图书展陈,这一天记者还参与了书城的营销策划、策展工作,这让记者学习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阅读服务应该如何开展。
深圳书城龙华城地处关外的龙华区(以原梅林关为界),较之关内的深圳书城中心城、罗湖城而言,周边商业、轨道交通配置稍显薄弱,这也更凸显了这座书城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优质阅读服务与艺术展览的重要性。
不是简单售卖图书
报道了15年出版行业的新闻,记者第一次走进书城当工作人员。与采访写稿不同,营销工作需要对书城的资源进行整合考量,再以阅读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前来书城选书购书的读者。在多位店员的帮助下,记者充分知晓了书城的阅读资源分配、阅读社群运营、阅读场景打造等具体工作,进而通过优质的阅读服务提升书城的阅读品质,建设其阅读品牌。
深圳书城龙华城经营总面积22869平方米,其中图书经营面积9000平方米,上架图书近20万种、70万册,覆盖五大部类及252个二级分类。依据图书书目,熟悉展陈上架布局,成为记者上手营销工作的第一件事。在店员的带领下,记者先熟悉了图书展陈规划,书城按主力购书人群的分类在各楼层设置不同的主题馆,二楼启蒙生长馆陈列幼儿读物、三楼小学教育馆陈列小学生读物、四楼中学教育馆陈列中学生读物、五楼人文学术馆陈列青年读物、六楼收藏鉴赏馆陈列高端休闲读物,充分满足不同读者、不同阶段的多层次购书需求。
基于上述阅读资源的分配,记者开始熟悉针对客群设计的阅读社群运营。契合当代年轻读者阅读审美需求,书城打造专业的艺术书店。在此前的书业报道中,记者明白图书选品是书店经营的灵魂。具体到深圳书城龙华城的艺术图书选品上,100多人组成的工作团队坚持从年轻人的审美视角出发,融入更年轻、更潮流的现代美学元素,不间断地策划高品质的艺术图书主题展,让年轻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审美愉悦。依据展陈规划筛选书目,依据书目核对上架图书,设计问卷了解读者需求,这些工作内容基本控制在两小时内完成。
记者工作的这一天,“永远跟党走”红色经典连环画主题展、“发现的眼睛”沉浸式亲子艺术展正在书城举行。在节庆、主题活动、展览的基础上,搭建主题阅读场景,创建阅读单元也成为记者营销工作的一部分。深圳书城长期设置的“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专栏,记者和店员们利用线下的展台、橱窗,配合线上荐书栏目,在各楼层设置了特色阅读场景与形式多样的主题书展,引导读者发现好书,共读好书。
增强艺术体验感
黄无为是一名在深圳土生土长的“95后”,现任深圳书城龙华城营销策划中心策展部经理。他告诉记者,由其团队所策划的“纸上美术馆”“时光映画”等艺术图书展,打造的“月荐悦读”“爱阅之夜・阅读分享会”等形式多样的图书推荐品牌栏目,延伸出可以打开阅读视野、发散思考、深度讨论的平台,以场景聚焦满足细分读者的体验需求,通过社群运营实现潜移默化的阅读引导力。
黄无为告诉记者:“书城给人的文化记忆,永远不会磨灭。小时候只有深圳书城罗湖城这一家大型书城,去书城购书、参加活动,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2019年7月,黄无为通过校招进入深圳出版集团旗下的深圳书城龙华城。当时,书城尚未开业,在距离书城不远处的一栋写字楼里成立筹备处,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我们的年代”大型展览是黄无为及其同事接手的第一个展览项目。他回忆,这个项目当时由3个人负责,特别是到书城年底开业前的冲刺阶段,每天加班到凌晨5点。黄无为说:“‘书城+艺术展览’模式不是简单叠加,而要打造成为一个空间媒体。这种理念打破了传统大型书城、实体书店的运营模式,享受到线上买书体验不到的场景感。”
“创新‘书城+艺术展览’模式,打造‘艺术空间’书城,形成鲜明的书城经营主题。”深圳书城龙华城总经理郑华为介绍了近3年的工作情况,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策划系列书画艺术展,营造了充满传统魅力的艺术氛围;演绎西方艺术之美,策划“每月艺术”世界名画鉴赏栏目,打造了多元的艺术涵养平台;契合当代年轻读者审美趣味,策划多场知名插画艺术展,增强了年轻读者的艺术体验感。
以书为媒一体联动
目前,深圳书城龙华城颇像一座区域书业孤岛,周边的商业配置尚未像关内书城那样成熟丰富,这对运营团队提出了考验。从2019年12月31日开业至今,运营团队依据客群需求及区域书城特色,抵御了疫情冲击,举办了800多场阅读文化活动,每年保持30%的营收增长幅度,书城2022年总营收3700万元。
春节期间,深圳书城龙华城举办了“新年新愿・2023我在龙华书城……”留言墙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郑华为说:“营销、书业、平台商业联动,书业业态与非书业业态、书城与商户的纽带打通。读者进入书城能感受到组合式文化享受,图书主题专区、阅读推广活动、艺术策划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匹配的一体化文化场景。”
“体验感”和“融入感”是实体书店相对于电子书等新型图书销售业所拥有的最大优势。郑华为介绍,书城充分利用平台公共空间,策划了“每月艺术”艺术品牌栏目,从“读书”到“读展”搭建起艺术与读者的交流平台。书城还策划了“对话大家”栏目,邀请国内名家通过论坛、讲座、沙龙等形式,与读者共同探讨交流文学知识、分享阅读经验;针对辖区内低龄儿童多,常规性地推出“牵牛花故事会”“与书共眠”等亲子阅读互动栏目,吸引大量家长和孩子参与。
“深圳书城龙华城正在以优质阅读服务,为深圳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书香力量。”郑华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