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书庭
向店主提意见之后店主回答有些“凡尔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06
□本报记者 范燕莹 文/摄
雍和书庭店员在为作家阿乙的签书做准备。
雍和书庭以“庭”命名,步入其中确有闲庭信步之感。在2020时代出版・中国书店年度致敬活动中,雍和书庭获评“年度社区书店”,也是北京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书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西街的雍和书庭是一家签名本主题书店,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雍和宫地铁站,又与地坛公园隔街守望。
1月31日中午,天气晴好,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书店,小提琴声轻轻萦绕其中,一对母女一个站在书架前、一个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各看一本书。这次探访雍和书庭,作为一名多年跑出版发行口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体验书店店员的工作还是第一次。
读者
拆快递、录入图书、发快递、给读者寄书……这是店员少兴每天的工作。一到书店,记者跟着他,从拆书箱开始忙碌起来。当天上午他一到店里就联系快递小哥,问什么时候能把书送来,好联系作家阿乙下午前来签名。为此,他打印了读者要求签名的名单,密密麻麻好几页,100多人。
放下电话没一会儿,少兴整理好两大袋子书准备快递,这是读者已下单购买的签名书。少兴告诉记者,雍和书庭一些老读者有想看的书,常常安排店员闪送、到付。还有一些读者更“潮”,用少兴的话说:“拆盲盒,我快递什么,他们就读什么。”读者的这份“豪气”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对这家书店的信任和喜爱。
这天由于是工作日,所以来雍和书庭的读者不多。到店的,有的是在小红书上看到介绍慕名前来盖章的,更多的是书店周边的读者。中午时分,记者偶遇了一位资深读者。这位读者进门直奔一隅,娴熟地挑出一本随笔《随性论书》,选了一个窗明几净、阳光清透的角落坐下来翻读。记者凭直觉判断,这是书店的常客。果不其然,在书店附近上班的聂先生说:“这个书店我常来,很适合午间休闲。前段时间工作忙,店员还问道,怎么好久没来了。”对地坛周边的书店,甚至北京四环内的书店,聂先生都如数家珍。在他看来,书店和人一样,都有不同的气质,而雍和书庭的签名本很有特色。他说:“我在这里买过周国平、文珍、李娟的签名本,都特别喜欢。这些签名,一下子就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除了自己爱读书,身为父亲,聂先生也喜欢带着孩子阅读。聂先生说,带孩子的好去处一是大自然,另一个就是书店。“真心希望这样的好书店能够一直好好地开下去,成为孩子们的‘乡愁’。”他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复苏经济的同时,也应当支持文化振兴,期待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能给予实体书店更多关心和支持。
签名
在等阿乙来书店签书的间隙,记者在书店偶遇了蒙古族诗人宝贵敏。她送来了自己的诗集《沉默的词》的签名本,在家签好的,两大包。“因为离得近,没打招呼,我就骑着共享单车来了。”宝贵敏说。《沉默的词》是宝贵敏初为人母后的作品,记录下“孕育”本身的质地。这本诗集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荣获202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说起与雍和书庭的缘分,她说:“我的《沉默的词》就是在这里举办的首发式。”宝贵敏最早是和朋友在一次逛胡同中逛到了位于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的小众书坊,发现胡同里还藏着这么好的书店,而且是一家诗歌主题书店。宝贵敏和小众书坊坊主彭明榜认识后,得知他后来开办的另一家书店雍和书庭在离自己家和单位不远的地方,就经常来。离开书店时,宝贵敏买了一本《忽必烈的挑战》。她说:“之前有过这本书,但这个版本不一样。”
中午时分,要签名的图书都已快递到位。记者和少兴及另一名店员刘涵一起拆箱、拆书封,整齐地码到签字桌上后,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少兴说:“可以给阿乙老师打电话了,他一会儿就来。”下午3点多,阿乙如约来到雍和书庭,为订购了他的《未婚妻》《早上九点叫醒我》《灰故事》等作品的读者签名。其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未婚妻》,是阿乙的最新作品。就在他到店开始签名时,少兴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瞬间就订出去40本。过了一会儿,有一位朋友到访雍和书庭,向彭明榜请教开办书店事宜。彭明榜带着朋友走到签字桌前,请阿乙帮签一本书送给朋友。“都订出去了,没有富余的。”少兴干脆地说。
阿乙签书时,少兴在旁边翻书,记者帮忙拍照、录视频。阿乙在视频中向读者朋友介绍了他的新作《未婚妻》及下一步的计划。少兴说:“晚上我就回去剪辑一下,发一期短视频。”没一会儿,阿乙签完的图书堆成一座座小山,在少兴的指挥下,记者帮忙把签好的图书分类搁置一边准备快递出去。
关于签名这件事,记者向彭明榜建议,请作家来书店签名的同时,可以顺带做一场现场直播,要不然错过宝贵机会就太可惜了。彭明榜的回答有些“凡尔赛”:“我们请的作者很多,根本来不及做直播的准备。其实,这就是雍和书庭的日常。”有些作家来雍和书庭并不提前打招呼,散着步就来了,或者骑着自行车往书店门口一扎,然后才一个电话打过来:“明榜,我到你店门口了。”作为一家签名本主题书店,作家们随意自然地进出雍和书庭是一种常态,彭明榜笑称,签名本是书店的“一招鲜”。
招聘
去年10月,刘涵入职雍和书庭,背后有些故事。“我比较内向,喜欢安静,喜欢看书。我曾经在这里看书,后来就成了这里的员工。”刘涵觉得在雍和书庭工作,幸福感还挺高的。刘涵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专业,短视频制作是她擅长的,由她负责运营的小众雅集微信视频号,短短两月时间,平均每天播放量已过万,单条小视频播放量最高的达到了5万多,同时视频小店也带来了一些销售变现。
说到招聘,无论学校和专业如何,喜欢书、喜欢书店,是彭明榜招聘店员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记者在来雍和书庭的路上,接到彭明榜打来的电话,说他晚一点到,“小众书坊有个新员工入职,我还没见过人家呢,我先去那里看看”。和刘涵一样,来自广西的新员工小覃的到来同样有故事。此前她通过小众书坊的招聘信息,加了彭明榜的微信,但当时招聘已满,彭明榜抱歉地对她说以后有机会再联系。之后的某一天,彭明榜在小覃的朋友圈看到她正在搬家,图片上是打成很多包的各种图书。彭明榜认定这是一个真正爱书的女孩儿。2022年年末,小众书坊正好有职位空缺,彭明榜就和这位家在广西的姑娘谈妥了来京工作的事情。就这样,2023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小覃来到北京,成为小众书坊的一员。
信心
雍和书庭是2019年12月19日开办的,开办一个多月后就赶上了疫情。由于处在航星园内,入园的不少入口一直都被封着,成为限制客流的瓶颈。彭明榜指着正对书庭门口的曲型栏杆入口说:“这个入口两天前才打开。终于打开了,人们可以从大街上直接进到店里来了。”
记者问:“这个入口打开,对书店增加人流会起多大作用?”彭明榜答:“肯定会有一些作用。北京开在大街上的书店不多,而我们正是开在大街上,店招也很明显,相信还是会有路过的人一抬腿就走进来的。”
记者又问:“你对雍和书庭的未来有信心吗?”彭明榜不假思索地答:“当然有信心,3年被封闭着我们都过来了,应该说是好不容易才盼到了这一天,怎么会没有信心?”
记者再问:“接下来怎么做?”彭明榜说:“你还记得3年前我跟你说的雍和书庭要做线下图书分享活动最多的书店吗?今年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