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1-16
□贺银垠 陈颖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之问,展示马克思主义跨越时空的理论魅力、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精神的通俗理论佳作。该书是江苏省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并入选2022年“中国好书”月榜。
关注理论趋势 把握时代主题
江苏人民社长期专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出版工作,密切跟踪理论趋势,把握时代主题,做好选题的提前谋划,“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选题成为近年来约稿的重点。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市场上已有的一些书主要是通过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来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呈现出选题视角的单一性。经过严密论证和设计,江苏人民社初步拟定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入手展开论证,来回应青年学生和群众理论学习的迫切需求。事实证明,这一选题设计是及时且富有远见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推出,恰逢其时。
寻找合适作者 做好通俗阐释
判断一种理论是否科学、有用,一是要看这种理论本身是否具有真理性,二是要看这种理论在人们付诸实践的过程中能否切实解决问题。这是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必须把握的关键,它既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说透,又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时代化进程捋清,这些都对作者的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022年上半年,机缘巧合之下,我们结识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牛先锋。牛先锋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他长年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同时也在一线教学中获得诸多好评,很好地兼顾了理论的学理性和大众化,是完成这一选题的不二人选。于是我们力邀其创作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理论读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并计划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推向市场。自此,解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之问的合作之旅愉快地开始了。
一旦抓住了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关键,系统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一感觉在收到书稿的时候异常明显。书稿共10多万字,由5个部分组成,内容丰富,语言平实,逻辑顺畅,我们读完全书,顿感心潮澎湃。书稿具有全球视野,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从理论的科学性、实践的正确性、发展的开放性、视野的世界性等维度,系统化、全景式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与理论成果,及其在国际上重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用理论和实践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书稿波澜壮阔,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等内容跃然纸上,为读者展开了一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恢宏画卷,使读者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机活力。
确定读者对象 内外精雕细琢
平复见到书稿的喜悦之情后,细致的编辑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书稿编辑过程中,贯穿一系列编辑工作的核心思路是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打磨成一部满足干部群众、青年学生理论学习需要的精品读物。
除了文字编校的锦上添花以外,编辑团队在成书的外观形态和内文版式方面加入了很多小心思。经过反复商量和比较,我们选定32开本,体现精致轻便感,使之与严肃厚重的学术读物相区分;选择宽松的文字版式,力求获得更舒适的阅读体验;外封采用靓丽的中国红封面,印有经典马克思头像、《共产党宣言》手稿等元素,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题;内封则采用简洁素净的白色艺术纸,配以烫红书名,让人眼前一亮。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本主题色彩浓郁而不失雅致的红色小书。
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中国高高飘扬。《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我们把握时代主题、关注理论趋势提前谋划的重要主题读物,最终,该书及时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前面世。该书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辉煌成就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尤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答案。对广大读者而言,阅读该书既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更是一次沉浸式的形势政策教育、“四史”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