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生命科学之门

作者:施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7-15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与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密切的联系。

  这时,为孩子选择一本合适的生物入门启蒙书非常重要。《生命礼赞:追寻演化的奥秘》(青岛出版社)最特别、最值得阅读的两点是:其一,它在保证全面、条理的同时,能突破说教式的枯燥;其二,它作为一本自然科学读物,能将人文教育寓于其中。

  生命科学学科蔚为壮观,各分支知识庞杂交错,要科普生物学知识并不简单。该书作者、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在书中为读者理清了思路:要了解生命,一是了解生命的性质或特征;二是了解生命的演化以及生命的征程。《生命礼赞》即是围绕这两大思路展开介绍和论证的,系统化地构建了生物学科知识体系。

  在本书第一章,作者先介绍了生命是什么,回顾了地球生命演化史,讲解了生物学科与人类的关系,其实是回答了关于“我从哪里来”“生命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这些大多数人年少时思考和好奇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切入,轻松地吸引小读者读下去;接下来的几章围绕生命的起源、基因与遗传、生物演化、生物的适应性等生物学科常见的几大议题徐徐展开,循序渐进,脉络清晰,引人入胜,为孩子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中学阶段生物课本上的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科学与社会等知识点,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专门的篇章和通俗的解释。

  阅读这本书,能直观感受到自己像在与书对话、与作者交流。在这本书里,作者力求用最直观最准确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生物学科的美妙,但丝毫不会让人感觉“用力过猛”,并非盲目追求通俗而牺牲专业性,尽显一位专业创作者的语言功底和表达技巧。例如,苗德岁最擅长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或俗语作类比,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引出基因重组的概念,用老子的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分析宇宙大爆炸理论,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动类比大自然的食物链,等等,“孩子读了不觉深,大人读了不觉浅,外行读了不觉深,内行读了不觉浅”。

  本书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科普生物学知识,而是有意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带领孩子在科学旅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孩子从小以科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素养。

  苗德岁教授是一名生物学家,也是获奖无数的专业少儿科普作家,他的作品以兼具科学性、文学性、艺术性著称。《生命礼赞》一如既往地延续了他独特的文字风格。翻开这本书,会发现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古稀之年的科学家的智慧。它虽然是一本自然科学类的作品,但文学性丝毫不逊色。作者对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文学艺术的引用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读者会不由自主地被作者通俗优美的文字吸引,听他对生命演化、基因与演化等理论娓娓道来,并跟随作者的引导,挖掘每一种科学理论的发展脉络、每一位科学家背后的成长历程。

  当你开始阅读生命的故事,看到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了解生命体内的机能运转,就会感慨大自然的神奇,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参悟人生哲学,这对我们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