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少年怎么读《红楼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24
□骆玉明
我们在这里解读《红楼梦》,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不仅名列中国古典小说所谓四大名著之首,而且是公认的世界名著。它的外文译本已有几十种。
《红楼梦》问世到现在差不多有250年,一代又一代,无数读者被它感动,为之痴迷,而且为此发生各种各样的争执。
我由此想起自己最初读《红楼梦》的经历。那是小学五年级或者六年级,读的是一种分成4册的本子,拿上手就完全放不下来,连续不停地读了三天两夜。后来和朋友们闲谈时知道,像我这个年纪就迷上《红楼梦》的并不罕见。
那么,我们不可能完全读不懂吧?否则怎么可能如此入迷呢?
但是要说能读得有多明白,也根本不可能。说实话,《红楼梦》有些情节隐含的意味,我是最近重读时才懂的,它仍然会不断给我带来震惊。
我这样说吧,少年读《红楼梦》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可以让他们通过这部伟大的文学经典,比较早地了解复杂的人性,思考人和世界的关系。
但是,这种阅读确实又有很大的难度。少年人,恐怕有不少面对《红楼梦》茫然无措,望洋兴叹。
我在为少年解读《红楼梦》时,主要关注它的三个难点,尽力把这些难点说清楚。
难点1:人物众多,性格复杂
说《红楼梦》不容易读懂,首先一个问题,是它写的人物非常复杂。《红楼梦》是用一种很深刻的眼光来看待人性。作者是洞察人心的,知道人性的善,也知道人性的恶,知道人性常常是由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状态。因此,你读《红楼梦》的人物的时候,会对人生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会想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那么,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会用心解析这些人物性格的各个层面,说清楚其性格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它和人物的生存处境、人物的命运是什么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的性格要素如何融合成一个鲜活的整体。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找到深刻地理解人物的途径,精确地把握人物的方法。这就是《骆玉明给孩子讲红楼梦》(天地出版社)这套书所要完成的第一个目标。
难点2:结构、线索错综复杂
《红楼梦》比较难读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它的故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各种线索交错起伏。有时候,你在前面不经意地读到了一句话,可能根本就没在意,但是,这一句话其实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它对整个故事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伏线。也许,你在读到十几回以后,才发现前面的那句话原来大有深意,但是也有可能,你就一直疏忽过去了。因此,你读过《红楼梦》,但很多地方是粗糙的,模糊的。
在这本书里,我在保持原著的基本脉络、故事进程的同时,把复杂交错的线索重新加以清理,必要时适当调整叙事的次序,使得故事线索更加明朗化,使那些体现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的主脉以一种凸显的鲜明的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难点3:写作手法含蓄
《红楼梦》是小说,却有诗的特点。它在很多地方轻轻地一笔带过以后,就不再说下去,或者,它的一段故事情节,它所描写的人物活动,真正的含意并不是文字表面上的东西。这就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去投入这样一个文学世界,去体会人物心理,理解作者的用心。你如果疏忽过去,就不能真正体会小说的美。
我试图和大家一起,仔细推究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内容,理解那些诗意的、飞白的方式所要表达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入《红楼梦》世界的深处,在云烟飘绕之处与作者展开一番对话。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