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四大名著的快乐密码

作者:戴萦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24

  □戴萦袅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感染了一代代读者。全民阅读时代,有四大名著陪伴的童年,注定会多一些快乐的思考。

  近年来,我应出版社之邀,和儿童文学界的知名前辈们一起,编写了一套“名家带你读四大名著”(少年儿童出版社),精心挑选脍炙人口的故事,保留文学性与艺术感。

  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解构水泊梁山的小社会,童话大家鲁冰解读西游神话,大湾区作家黄虹坚解说三国之争,这样有趣的作家、作品组合,注定产生奇妙的碰撞。譬如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系列,将少年成长、探索中的喜悦与失落表达得畅快而鲜活,幽默中又有哲思,引发华语世界孩子的强烈共鸣。她改编的水浒传奇有豪情,亦有细腻的情怀,很能凸显梁山好汉的形象。

  与文字相映成趣的,是传神的彩色插图,均由名家倾情绘制,戴敦邦的水浒英雄、马小娟的红楼美人,拉近了孩子与古典名著的距离。书中还有一个特别的环节:故事之后的趣味问答。我曾在上海的学校以及香港书展举办红学讲座,从中小学生那里收集来了几百个关于《红楼梦》最迫切的问题,编写《写给孩子的红楼梦寻》时,收录了12个最有代表性,也最能反映时代风貌的问题。书名里的那个“寻”字,寄托着我希望陪孩子们探寻书中细节之美、解密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初衷。

  每当焦虑的家长问我该怎么读书,我总是回答:阅读走不了捷径,但是可以提高效率。《红楼梦》里有个女孩香菱仰慕林黛玉的诗才,拜她为师,黛玉教她先学会读诗。我在《写给孩子的红楼梦寻》里,总结、提炼了若干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阅读古典小说上。

  黛玉主张循序渐进地学习: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细心揣摩透熟了,再读多首杜甫的七言律诗,然后读多首李白的七言绝句。这是一个进阶的过程,南宋的严羽指出,这三种体裁中,五律最容易写,七绝则最难。

  三位诗人各具特色,王维的诗极富画面感,直白却不浅近,美丽却不单薄,适合初学者品读。李白的诗,情感充沛,想象力丰富,能激发好奇心。而杜甫的诗歌,题材宽、情深意切,展现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青少年读者不妨从画面感、想象力、深切而丰富的情感切入,根据语言难度和背景知识,依次去读四大名著。先读生动直白的《水浒传》,再读半古半白的《三国演义》,这两本都写戎马倥偬、奇计良谋,让人身临其境。接着读奇幻瑰丽的《西游记》,看浪漫主义的古诗韵文如何穿插其间,渲染气氛、描摹战况。《红楼梦》有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叙事,隽永真挚的情感,特别是青少年内心世界的剖白,值得沉浸式阅读。

  黛玉还教了香菱一个妙招:举一反三,联想对比。香菱喜欢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黛玉便告诉她,这是从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化出的,原句更为恬淡自然。曹雪芹也非常注重文学的传承和创新。细读《红楼梦》时,从中圈出明代小说的蛛丝马迹,两两比较,会有双倍收获。

  例如《西游记》和《红楼梦》开篇,都写受了日月精华滋养的石头。一块石头化为孙悟空,在花果山称王后,要去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另一块想要体验富贵温柔乡,变成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曹雪芹借鉴了吴承恩的开端,选择了不同的主旨和剧情走向。

  (作者系儿童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