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颗来自星星的种子

作者:李峥嵘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01

  □李峥嵘

  中国的航天发展日新月异,可上九天揽月摘星。如何对孩子进行航天科普,如何帮孩子从小树立青云之志?中国和平出版社推出的图画书《淘气的小星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市面上有关中国航天的科普书不少,受众不同,形式多样,而《淘气的小星星》有其独特之处,是中国航天人从儿童视角出发讲述太空站的图画书,兼具科学性、趣味性,满足孩子探索的好奇心。

  文字作者格林姐姐是一名航天人,也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宝妈。因为工作的关系,作者可以近距离感受航天的秘密,所以,其文学创作保证了科学方面的准确性。同时,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温馨而跌宕的故事:爸爸去太空出差,女儿想念爸爸的时候,就到天上去找一颗淘气的星星,那个星星跑得最快,能把别的星星都甩在身后,这就是爸爸和同事在太空的家――空间站。

  图画书的读者是孩子,因此,从孩子视角思考问题非常重要。《淘气的小星星》从思念出差的父亲这样一个容易共情的角度切入,女儿频频提出问题:爸爸去太空住在哪里?太空站是比太空酒店还要好玩的酒店吗?爸爸要去多久?想爸爸了怎么办呢?爸爸在火箭里会热吗?会害怕吗?爸爸在空间站里怎么喝水?怎么工作?爸爸会带回什么礼物……这些问题,天真可爱,表达了孩子对神秘太空的向往,也包含着对父亲的情感。全书贯穿了一个悬念:爸爸在哪里?航天员说:“我会住在一颗特别的小星星上,那个地方叫空间站。每次星星路过你的头顶,爸爸都在太空想念你。”每天清晨和傍晚,孩子也都仰望星空,寻找一颗跑得最快的小星星。在这里,小星星有多重含义,既指代父亲工作的地方,也代指航天人的奋斗精神和孩子的远大理想。

  科普图画书需要理趣、情趣相结合,《淘气的小星星》的理趣体现在回答孩子问题的爸爸,既是温柔耐心的,更有着科学研究者的严谨,他告诉孩子的每一个飞天步骤都是符合科学事实的,自然而然串起了航天员如何登上空间站、如何工作、如何返回地球的全过程,用通俗可亲的语言让孩子触摸到前沿的科技。情趣则体现在全书贯穿着浓浓的情感,有家人之间相互的思念,有对探索太空奥秘的热爱,有对地球母亲的热爱。父亲给孩子带回的礼物是一颗红豆种子,这颗地球种子陪伴了父亲在太空的每一天,也是一颗科学实验的种子,而如今种子作为来自太空的礼物,回到了地球、种在了大地上,也种在了孩子的心田。

  图画书的图画和文字一样重要。《淘气的小星星》的图画兼具写实性、艺术性和游戏性,涉及科学的方面经得起细节的推敲,同时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效果,例如在描绘太空时采用深蓝色,如梦如幻;在描绘地球时多使用橘色,饱含热情。图画中还有很多文字没有描述的小细节适合小读者去探索,例如,扉页的宇航员是爸爸,背景里有各种各样的星星,其中还有一颗小红豆。全书结尾则是长大以后的女儿穿上宇航服,站在一颗红色的星球上,而那个小红豆这时已经发芽――预示着孩子将继续父辈的征程。

  如果说空间站创造了中国的高度,那么我们期望有更多的原创作品创造出中国科普图画书的新高度。创作者头上有星星,心中有梦想,手中有妙笔,才能创作出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情感故事,并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追逐星光的孩子,终有一天在浩瀚的宇宙中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