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科技高峰的真实写照

作者:胡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2-25

  □胡平

  关于中国北斗导航诞生的前前后后,是值得用大型报告文学来加以详细描述的,其中不少故事很是惊心动魄,足以吸引无数读者。写这样一部著作很不容易,从北斗一号方案的提出,到北斗三号成功部署,经过了26年风风雨雨,当年的元勋有的已经故去,当年的“毛头小伙”多半白了头,作者需要采访和了解的人与事太多。此外,作者还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与文学修养。所幸曾创作《铸剑》《中国超算》等作品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家龚盛辉胜任了这项任务,经过艰辛努力,历经许多个不眠之夜,他不负众望,奉献出今日的《中国北斗》(山东文艺出版社),读来令人感奋。

  龚盛辉很适合科技报告文学写作,《中国北斗》一开篇便显示出他清晰的逻辑、敏捷的思维、绝不炫耀的知识储备、洗练的文风和恰到好处的文采,这些都使读者感到阅读的惬意,进而沉浸于他展开的叙事。

  围绕卫星导航系统出现的国际技术竞争,以及中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表现出的大国情怀和超乎想象的创造活力,构成了作品戏剧化的强烈情境。今天,北斗系统已覆盖全球,并展现出其特殊优势,它在各个领域使中国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深受其惠。这使读者们有理由满怀兴致地从《中国北斗》一书中了解大量新鲜的故事。这些情节,都使内容跌宕曲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构成作品持续的张力,加之全作笼罩在高科技语境下,使人大开眼界。

  当然,作者更以刻画众多为国家航天科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丰满形象为己任――显示出文学价值的重心所在。书里,院士孙家栋是个可爱的“老头儿”,出于保密需要,夫人许多年里不知他“到底是干什么的”。郭树人年纪轻轻便被任命为工程总体负责人,别人反对他,他始终以笑脸相待,顾全大局,出色地完成重大使命。地面运控系统总设计师周建华是个“川妹子”,外号“轴姑娘”,在专项会上坚持己见,为北斗“轴”出了正确方案。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慧,漂亮大方,被公认有一种天然的知性美……对于他们和其他许多北斗人物的写照,作者是在书写工程总体进程中不断穿插进来一一描绘,结构巧妙。同时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在有限的笔墨里使他们个个鲜明生动,给人留下较深印象,显示了作者笔下的功力。这些人物是真正的民族精英,也真正应该得到文字的记载。

  我相信,《中国北斗》问世后,重视这部作品的不仅是中国人,也会有一些外国人,只要他们惊叹于中国在卫星导航事业上发生的传奇,希望了解中国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故事,就会从书中得知,中国有这样一批专业精英,他们的聪明与智慧、执着态度与献身精神,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将不断崛起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