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人的使命与担当

外交人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朱邦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03

  □朱邦造

  以小说的形式来描写中国外交官和外交这个主题的,《蹦极》应该是第一部。外交官来写这样一部小说,需要足够的胆略;出版这样的题材也不容易,但《蹦极》(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问世实际上是恰逢其时,是对中国外交人的莫大鼓舞。

  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候像现在这样,中国和世界结合得如此紧密,普通百姓那么关心国际形势的变化,那么关心我们中国外交在做些什么。不少人觉得外交有一种崇高感,同时,又觉得外交有一种神秘感。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很多人并不了解。小说在深度挖掘上的能力很强,《蹦极》能够很好地担负起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大家认识新中国的外交和外交人。

  《蹦极》的封面上印着六个字:“忠诚、使命、奉献”。这本书非常好地揭示了主题,无论是光鲜亮丽还是默默无闻地从事外交工作,中国的外交人都是以自己的忠诚,为完成党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作者卢山恰恰是一名外交官,比起一般的作家写中国外交,有他的先天优势。他曾经担任的部分工作可以接触到很多同行的回忆、经历,他把这些浓缩进《蹦极》这本书,情节自然是有所本的。比如一名外交官第一次出国常驻就遇到驻在国政变,结果右耳被子弹打穿,更神奇的是,他20年后体检才发现肺部留有一颗子弹,这颗子弹当时是从他后背穿过的,深陷在他肺部。另外,书里写了很多外交工作怎么展开的细节,都有考究;大到我们想建一个海洋观察站,如何去交涉,在交涉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矛盾,怎么解决这些矛盾。这些细节其实促成了70多年来我们的外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际政治舞台的边缘到进入舞台中央。

  小说最触动我的,是对于新中国外交人内心世界的一个开拓,一种揭示。外交官也有喜怒哀乐,也有甜酸苦辣,小说浓墨重彩刻画了这些。但写这些,不是为了诉说外交官和大家一样有这些喜怒哀乐,而是要书写外交官如何克服这样的艰辛,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才是小说独到之处。比如写到小说主人公钟良历经百般周折凑齐各种材料把国旗旗杆竖起来、国旗升起来以后,他那种激动,那种觉得“我成功了,我终于把国旗升起来了”的激动,如果你不曾经历,恐怕不一定能体会得这么深。类似的描写很多,比如钟良的父亲去世,他都不能回国,因为他有使命,他要完成任务。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外交部的某一个人身上,而是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夫妻分离、缺席孩子的成长、父母生病不能侍亲,是需要外交官去克服的常事。小说中写的说走就走,永远在路上和骨子里的孤独,是有代表性的。我很熟悉,这是为国家牺牲小我,存在于日常之中的家国情怀。钟良听到国歌的那种反应,非常真诚――祖国永远在心中。我们在国外,只要看见国旗,听见国歌,常常会眼含热泪。

  这本书很成功地反映了中国外交人的一种情怀,他们愿意去克服种种艰辛、困难,为完成自己的使命,无怨无悔奉献自己的一生。